丙麻乡集体经济“破局”启新篇

发布时间:2022-09-08 10:57 浏览次数:3924次

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丙麻乡15个村(社区)铆足干劲抓好集体经济发展,力争年内完成集体经济全部10万元的新突破,以更加坚实的乡村发展步伐和更加昂扬的姿态喜迎二十大顺利召开。


2.丙麻乡立足资源优势,着力打造油菜“产业强镇”.jpg


党建引领打破“等靠要”


长期以来,丙麻乡各村(社区)集体经济发展并不理想,在2020年脱贫攻坚胜利的时候,还有超过一半的村集体经济年收入未到10万,收入最高的丙麻社区也不过10万出头。人心凝聚是干事创业的一大基础,那时不少村干部都认为丙麻地处山区、村组资源少,在集体经济发展面前都想行动缓一缓、伸手要一要。但乡村振兴不能“等靠要”,集体经济发展“不稳定”因素,还需要党建引领来“破题”。今年来,丙麻乡严格落实乡领导班子成员挂村联系机制,对15个村(社区)集体资源使用及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进行“把脉问诊”。通过乡村联动争取项目和资金,择优选派干部进行帮扶,积极从班子建设、发展规划、技术帮扶、资金支持等方面,对挂点村发展集体经济进行指导、扶持村盘活集体资产、兴办农业基地。在乡党委、政府及乡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下,今年年底河西、回龙、阿贡田三个薄弱村的集体经济也将突破10万元,通过“脚踩离合慢给油”,集体经济在党建引领下实现“换挡提速”。


3.产业技术人员一对一现场指导,玉米制种产业可靠有保障.jpg


结构调整赋能产业新发展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强调持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指出要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丙麻乡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稳住农业基本,在保障传统支柱产业的同时,从玉米制种、油菜种植着手,对农业产业进行结构调整优化。通过项目化招商引资,与云南丰耕农业有限公司合作,在丙麻、白玉、河新、秀岭、奎阁5个村试点布署玉米制种基地2000亩,以“党支部+公司+农户”的模式,通过产业服务费助力集体经济增收。同时,丙麻乡今年部署了3.5万亩油菜,同样通过“党支部+公司+农户”模式,由各村(社区)党总支部牵头,先将土地统一流转到村级,再由村级流转给公司,公司按每亩流转费用的8%支付村级作为集体经济收入。可实现油菜种植、油菜系列产品加工、精品示范村建设“三产融合”,保障农户、村集体、公司和产业“四方受益”,形成互利共赢的长效机制。新产业的落地让集体经济发展有了方向,看得见的收益让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越来越浓。


1.丙麻乡阿贡田村将土地流转给稻花鱼种养企业,集体经济增收5万元.jpg


管用结合“集体经济”不躺平


村里有了集体经济,如果让资金“躺”在账户里睡大觉,既形不成收益,还容易错失机遇,产生资产流失风险。为避免集体经济收入“躺平”现象,丙麻乡结合“村级事务阳光工程”进一步加强对村级资金使用的指导与监管,促动集体经济正向带动基层治理。一方面盘活用好现有集体收入。坚持“集体经济为集体”的思想,将大部分集体经济用于本村(社区)人居环境提升、公共基础设施养护、东河流域治理、支持教育等工作,构建起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监督的基层治理“正循环”。另一方面切实做好村级“三资”管理。健全完善村级集体经济民主决策的内容、形式和程序,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制度,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内部监督职能和代管中心作用,在确保发展效率的同时,切实保障群众利益,严防腐败滋生和村组资产流失。


下一步,丙麻乡将继续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根本性措施,切实抓紧、抓实、抓好,实现村级集体经济的稳健发展、行稳致远,在新篇章谱出新作为!


图片


供稿:段宇萌 倪 婷

编辑:张晓玲|编审:莽红升

责编:杨 伟

新闻采访热线:0875-2160649

新闻投稿邮箱:lyqxmt@163.com


图片

评论


匿名用户:
2025-01-21 11:21:03
点赞!!!

匿名用户:
2024-05-23 11:17:15
真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