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规家训“小支点” 撬动乡风文明“大工程”

发布时间:2025-03-18 17:22 浏览次数:442次

隆阳区板桥镇左所村不仅有村规民约、寨规,更难得的是全村90%以上的家庭都有家规家训,村“两委”以此为抓手,探索出了一条以家规带家风、以家风树村风、以村风扬民风的乡村治理新路径。



立家规,传承优秀文化基因

走进村民家中,最显眼的就是家规牌子,“父爱则母敬,母敬则子安,子安则家和,父懒则母苦,母苦则子惧,子惧则家衰”“传家二字耕与读,守家二字勤与俭”“以爱兴家,以德治家,以俭持家,孝敬老人,严教子孙”……村民从传统美德中提炼出“孝老爱亲、勤俭持家、诚实守信、邻里和睦”等内容,并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定了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家规家训。每家每户将家规家训悬挂在厅堂,铭记于心,践之于行,让传统美德在潜移默化中融入日常生活,它们像一盏盏明灯,照亮村民的言行。


据了解,左所村2024年开始制定家规,起初是部分村民自发行为,后应群众所呼,由村委会收集各户制定的家规家训,把关后统一制作。村民施绍华说:“我们把家规家训挂在客厅最显眼的地方,就是为了让家人出门入户时都能看到,更好地约束自己和亲朋好友的行为。” 


传家风,弘扬时代文明新风

左所村积极开展“好家风”评选活动,采取农户自评、群众互评、评审定星、张榜公布、授星挂牌的程序,评议出“十星级文明户”29户,推选出一批“最美家庭”“文明家庭”,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引导群众。同时,还将家规家训融入村规民约、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让优良家风在潜移默化中代代相传。村民赵祖兴说:“我们要把这些好规矩记在心里,传给子孙后代,让他们也懂得这些道理,日子肯定会越过越红火。”



树村风,共建和谐美丽家园

​家训家规像一条条纽带,把大家紧紧连在一起,村民之间互帮互助、和睦相处,有效促进了左所村的乡风文明建设。左所村村委会每年为80岁以上老人发放300元慰问金,为90岁以上老人发放500元慰问金,为100岁以上高龄老人发放每月200元的慰问金,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此外,对高考分数线超一本线、二本线的大学生分别给予3000元、2000元的奖励,并对左所小学优秀教师进行表彰,村子里尊师重教的氛围非常浓厚。左所村先后荣获“隆阳区文明村”“隆阳区教育工作优秀集体”“保山市民主法治示范村”“云南省绿美乡村示范建设村”等荣誉称号,各类荣誉牌匾覆满整面墙,成为远近闻名的先进村。



扬民风,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如今,左所村的家规家训已成为村民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精神动力。村民施继飞说:“在我们村,‘与人为善’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已经好几年没有听到村里有闹得不可开交的矛盾了,日子越过越舒坦。”村民段国银说:“我们村现在年轻人结婚都是‘两边在’,双方父母都要孝敬,也没有听说哪家要高价彩礼。”在良好家风的熏陶下,左所村处处洋溢着温暖与和谐,村民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左所村以家规为笔,以民风为墨,形成了“家家亮家风、户户倡新风、处处好乡风”的文明新气象,绘就了一幅乡风文明的生动画卷。 


图片


供稿:隆阳区板桥镇人民政府 周枢培

一审:杨宣娇 杨艳青(实习)

二审:李金洁

三审:杨 伟

责编:杨 军

新闻采访热线:0875-2160649

新闻投稿邮箱:longyangxinwenwang@163.com


图片




评论


匿名用户:
2025-03-13 16:10:59
好看呀

匿名用户:
2025-01-21 11:21:03
点赞!!!

匿名用户:
2024-05-23 11:17:15
真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