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桥镇:构建“五大阵地”全力推动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
板桥镇是全国重点镇、省级历史文化名镇、隆阳区政治经济文化重镇。全镇有回、彝、白、壮、苗等21个少数民族。近年来,该镇紧紧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总目标,以构建“五大阵地”为途径,全力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
构建民族团结思想阵地。将民族团结工作与党的建设深度融合,与全镇中心工作同部署、同推动,确保民族团结工作组织有力、涵盖全面。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镇党委、各村(社区)党(总)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专题党课的重要内容,强化民族团结教育,凝聚民族团结共识。依托北汉庄杨善洲精神教育基地,积极宣传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法律法规和民族基本知识,用好红色资源,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各族群众不断增强“五个认同”,厚植民族团结进步思想根基。
构建民族团结文化阵地。坚持文化互鉴、情感共融,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内核,在尊重少数民族文化的基础上,通过各种形式加强文化交流。发挥青龙街平台优势,打造“非遗文创街区”,吸引国家、省、市、区各级各类优秀非遗商户30户入驻青龙街,通过“抱团取暖”实现非遗聚合发展,保护非遗文化,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同时,积极配合各级各部门、各类民间组织在青龙街举办自然和文化遗产日活动、汉服秀、耍龙舞狮文艺表演等文化活动,进一步聚集人气,促进文旅融合发展,为各族群众交流文化搭建舞台,扩大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辐射范围。各村(社区)以农家书屋为载体,为村民提供阅读空间,通过阅读交流思想,提升素养,凝聚共识,使民族团结文化阵地构建延伸到村、到组、到户、到人。
构建民族团结普法阵地。长期以来,板桥镇不间断开展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宗教法律法规宣传教育,由区、镇两级民宗部门联合组织开展“送法律法规进宗教场所”法治宣传活动,向少数民族群众发放《宪法》《民法典》《宗教活动场所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现场讲解国家宗教政策和法律知识。进一步深化辖区内信教人士和少数民族同胞对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和理解,实现维护板桥镇民族宗教领域和谐稳定的良好效果。今年以来,板桥镇已开展“送法律法规进宗教场所”法治宣传活动7场次,覆盖群众超300人。
构建民族团结经济发展阵地。民族团结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力支撑,经济发展则是民族团结的物质基础和根本条件。近年来,板桥镇认真落实各级稳增长政策措施,全镇经济发展稳中有进、持续向好。2022年,全镇完成生产总值90.25亿元,为促进民族团结进一步稳基固本。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全年产粮1.94万吨;工业发展韧性增强;深入推动文旅融合,释放“旅游+”效应。2021年,全镇各景区游客人数达21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200余万元,板桥镇旅游业发展迎来新机遇,成为带动全镇各族群众增收致富的新动能。
构建民族团结基层治理阵地。社会和谐与民族团结紧密相连,基层治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最后一公里”。为保障各族群众安居乐业、社会环境安定有序,板桥镇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不断推动民族团结与基层治理融合,带动各族群众参与基层治理,以民族团结促治理,以治理有序护团结,着力建设民族团结基层治理新阵地,举各族群众之力,构建共治、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供稿:李恒怡
编辑:张晓玲|编审:莽红升 邹 丽
责编:杨 伟
新闻采访热线:0875-2160649
新闻投稿邮箱:lyqxmt@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