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马乡:“123”工作法 吹响普法强基冲锋号
自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工作启动以来,瓦马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实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工作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突出工作重点、提升普法实效,以“123”工作法为抓手,深入开展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将法治风气融入早春气息,吹响普法强基冲锋号。
健全“一个体系”。瓦马乡把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及时传达学习相关会议和文件精神,强化组织领导,制定行动方案,细化责任清单,压紧压实各部门普法责任,打破以往普法由政法、司法部门孤身行动的壁垒,实现由“独唱”向“大合唱”的转变,形成各部门联动、社会协同的强大普法工作合力,坚决杜绝“普法秀”“秀普法”的形式主义,让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在社会中蔚然成风。
突出“两个重点”。突出普法重点内容,坚持以需求为导向,按照“按需普法、有的放矢”的工作思路,推动普法从“供给侧”向“需求侧”转变,针对群众关于婚恋家庭、邻里关系、经济纠纷、山林土地纠纷等重点领域的法律需求,立足普法重点、难点、热点,精准制定“普法菜单”,对普法内容进行个性化“烹饪”,并进行一站式“配送”。为群众提供“合身”“连贯”“递进”的服务,切实提高普法的针对性、实效性。突出普法重点对象,把法律意识淡薄的社会闲散人员,矛盾纠纷突出的双方当事人等作为重点普法对象。开展大起底大排查,厘清底数,“送法上门”,把“法律硬道理”变成“家常话”,将“法治礼包”送到群众手中。
聚焦“三个结合”。坚持普法与基础教育相结合。锁定“家”“校”两个重点,充分利用学校“开学季”,深入学校开展“开学第一课”、法治讲座、互动问答等活动,给师生系上“安全绳”、筑牢“安全网,构建“教师+学生+家长”三位一体普法强基宣传格局,形成“老师带学生,学生带家长,家庭带动社会”的良性宣传教育局面。坚持普法与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相结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将普法宣传、民族团结进步宣传充分结合在一起,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组建“双语”普法小分队,进村入户开展“双语”普法宣传活动,“零距离”与群众面对面互动,把法律送进村寨、送入农户、送到各族同胞心中,教育引导各族群众遵法守法用法,汇聚民族团结进步正能量,筑牢民族团结和谐的桥梁。坚持普法与社会治理相结合。坚持法润乡风,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实现法治乡村建设高质量发展。不断拓宽基层治理新途径,运用村规民约约束群众不碰道德底线、行为准线和法律红线,组织乡村组干部、综治员、网格员等对基层频发的邻里、婚恋、经济等领域纠纷进行全面排查,把普法贯穿于矛盾排查化解全过程,做到调解前讲法、调解中明法、调解后析法,实现调解和普法宣传1+1>2的效果,以普法“小杠杆”撬动“大治理”,进一步夯实基层执政基础,持续巩固平安稳定的社会大局。
下一步,瓦马乡将继续谋划好、推动好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社会氛围,达到把依法办事变成所有干部群众、全社会的第一目标、第一选择、第一行为、第一遵循、第一信念和第一坚守,实现“三下降一扭转”目标,奋力谱写瓦马新时代普法工作新篇章。

供稿:张知知
编辑:张晓玲|编审:莽红升
责编:杨 伟
新闻采访热线:0875-2160649
新闻投稿邮箱:lyqxmt@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