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阳:变废为宝 “小秸秆”产生“大效应”
近年来,隆阳区通过实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围绕各类秸秆开展了秸秆的饲料化、肥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四化”利用工作,探索提出“农户+秸秆专人+企业+社区超市”四位一体模式,将秸秆变废为宝,并产生“大效应”。
据测算,隆阳区2022年小春、大春秸秆产生量约为62万吨,除正常利用部分,其余秸秆均被农户焚烧或丢弃处理,不仅造成了农村面源污染,同时有火灾隐患。为有效杜绝秸秆焚烧和提升农村人居环境,2022年6月至今,通过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建设项目的有效实施,隆阳区在9个乡镇(街道)同步推进工作,该项工作开展以来,综合开发利用各类秸秆3.6万多吨,有效提升了秸秆的综合利用率,实现了小秸秆的大“逆袭”。
“我们将废弃的玉米芯和玉米秆收集后集中粉碎,合理添加石膏、碳酸钙、玉米面等营养物质后,经过堆捂发酵、装袋熏蒸、无菌接种、暗室栽培等步骤,60多天后平菇就可以采摘上市了。”汉庄镇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双祥介绍。利用玉米秆和玉米芯制作菌棒种植人工菌的合作社在隆阳坝区大约有13户,按照每户年消纳利用玉米芯10吨计算,年可利用玉米芯130吨,根据100千克玉米芯产新鲜平菇120千克计算,130吨玉米芯作为菌棒部分配料约可产平菇15.6万千克,按6元每千克地头批发价计算,可实现93.6万元的销售额。
不仅如此,平菇经过采摘后,不能生菇的废弃菌棒被粉碎,将含有水分的基料撒在农作物根系周围,经过一段时间的腐解可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优化土壤功能、提升耕地质量;水分干透的基料菌棒经粉碎、制粒后被用于锅炉的菌棒蒸气消毒,燃烧后的灰分又还到田里,为以块根、块茎为食的作物(如土豆、佛手瓜根、莴苣、萝卜等)的膨大提供了部分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粗蛋白、低分子碳水化合物和无机盐,形成了一个基料化、肥料化有效利用农作物秸秆的循环。据土豆种植农户反映,使用水分干透的基料菌棒做有机肥,土壤透气性变好,保肥性增强,植株生长健康,病虫害发生少,降低了农药使用量,土豆品质得到保证。
除玉米秆外,针对香料烟秆、烤烟秆、蚕桑秆、油菜秆木质纤维素含量较高可用于生产加工生物质颗粒燃料、机制炭的特点,隆阳区找到了一条农作物秸秆燃料化的发展思路。隆阳区在辛街乡汪宣村试点创新打造秸秆收储运体系+“隆阳秸秆”小程序模式,探索提出“农户+秸秆专人+企业+社区超市”四位一体模式,通过发挥农户自身的“小蚂蚁”作用,处处留心搜集农林废弃物,利用小程序进行积分,再到村里的“秸秆超市”进行日用百货、柴米油盐、合作市场主体商品(生物质颗粒燃料、机制炭等)的兑换。农户不仅节约了部分日常刚需支出,还杜绝了因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及农林废弃物引发山火及污染大气情况的发生。
另外,通过生物质热解气循环再燃烧及余热利用和尾气处理技术的运用,从根本上杜绝了生产过程中的烟尘飘散问题,对周边环境起到了良好的保护作用,为提升人居环境、节能减排作出贡献。
隆阳区农业农村局农村能源工作站站长丁榆介绍:“下一步,将在隆阳区有条件的各个自然村进行复制推广,秸秆的利用不仅能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还能带来一定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供稿:赵定林 鲁艳芳 丁 榆
编辑:张晓玲|编审:莽红升
责编:杨 伟
新闻采访热线:0875-2160649
新闻投稿邮箱:lyqxmt@163.com
评论
- «
- 1
- 2
- ...
- 35
- 36
- 37
- 38
- 39
- ...
- 43
- 4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