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邑乡:挖掘乡村多元价值  激活乡村振兴动力

发布时间:2023-01-30 19:40 浏览次数:848次

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衔接过程中,西邑乡党委、政府紧紧围绕乡村振兴的“二十”字总体要求,不等不靠,勇于探索,因地制宜发展兴村富民产业,逐渐走出了一条“产业+就业”的发展新路子,全面激活乡村振兴动力。


鲁图村“烟+N”1.jpg


鲁图村“烟+N”2.jpg


项目变产业。西邑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和产业发展工作,将烟草、国土、农业部门项目整合,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1650亩,探索“高标农田建设+烟草配套设施+土地集中流转+产业统筹规划”的土地集中化管理运营新模式,走“烟+N”产业发展路子,实现了“村集体+村民+承包大户”“抱团”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成效。土地化零为整,租金收入逐期递增。鲁图村委会集中流转土地,统筹规划产业布局,将土地统一承租给种植主体,土地得以长期流转,农户稳定获得了第一份租金收入。2022年底,群众以700元/亩的标准获得土地租金,到2024年,土地租金将涨至900元/亩。精准派遣劳务,务工收入稳定增加。鲁图村通过推动“小户”变“大户”、“小田”变“大田”,发展规模种植,让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走出去务工、创收。2021年,村委会组建了4支专业化服务队,带动群众427户,户均增收11000余元;吸纳120人务工实现务工收入144万余元。项目资金入股,群众喜获分红收入。高标准农田、土地整治等项目资金“变身”为股金,由村集体统一入股到土地流转服务合作社参与分红,极大地发挥了项目资金的综合效益。自项目实施以来,共投入项目资金1100万,改造建设高标准农田1650亩。2021年,1100万项目资金入股到合作社后,将按照每亩100元参与分红,预计2022年底,村集体经济可得收入8.25万元,219户群众可得分红4.95万元。“土地流转管理经费+新增耕地发包费”双收益。村集体集中流转土地年限不低于5年,并且在承租土地的同时,每亩收取90元的管理费用,其中,50元为土地流转管理经费,40元为放水用水经费。收取的资金一方面实现壮大村民集体经济,另一方面用于农田机耕路、沟渠、管网、管池维修管护。同时,对土地整治后新增的耕地,由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发包、流转等方式加以利用,发包收入归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多元产业发展,实现“增产+增收”双增长。2021年,鲁图村发展种植烤烟1650亩,实现产值825万元,种植烟后青豌豆1350亩,羊肚菌140余亩,土地产值从2000元增加到8000元,其中羊肚菌产业亩均产值更是达到2万元。“鲁图模式”实施区内综合效益达每亩10500元。


王寨村引进保山亿耀科技有限责任公司.jpg


大庄村引进保山亿耀科技有限责任公司.jpg


主导变引导。为充分发挥扶贫车间对全村脱贫致富的龙头引领作用,西邑乡大庄村不等不靠、积极总结经验,主动出击外出考察学习,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保山亿耀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将闲置的扶贫车间租赁给公司,专业生产手机、电脑各种数据线,以及电动车充电线等线材产品,采取“龙头企业+扶贫车间+农户”的模式,把“工厂”建到村里头,把工作送到了家门口,把工作送到了家中,每天大约带动100位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或家里就业,人均每月可实现收入5000余元,年均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7万余元,实现了车间所在地村民有就业、创办者有效益、村集体经济增收。


下坝社区探索“稻田养鱼+向日葵观光+稻米加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路子3.jpg


下坝社区探索“稻田养鱼+向日葵观光+稻米加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路子2.JPG


单一变多元。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西邑乡王寨村党总支部深知“农民群众要想富,发展产业是出路”,为此,村“两委”商议决定,必须积极寻找出路。王寨村党总支部充分发挥作用,结合多方力量引进可持续发展的好项目,以项目建设为支撑,积极探索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新路子,通过向烟草公司争取支持,将闲置收购点用地作为厂房,引进保山亿耀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专业生产手机、电脑各种数据线,以及电动车充电线等线材产品,把“工厂”建到村里头,把工作送到了家门口,把工作送到了家中,目前解决王寨村闲散劳动力就业50余人,人均每月可实现收入5000余元;年均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4万余元,实现了车间所在地村民有就业、创办者有效益、村集体经济增收。乌马村积极向烟草公司争取支持,将闲置收购点用地作为厂房,既盘活了闲置资产,引进灯具生产企业,专业生产制造灯具,把“工厂”建到村里头,把工作送到了家门口,把工作送到了家中,预计解决乌马村闲散劳动力就业150余人,年均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3万余元。下坝社区紧紧围绕粮食安全战略,探索“稻田养鱼+向日葵观光+稻米加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路子,实现“村集体+村民+承包大户”“抱团”增收。2022年种植437亩水稻,产量349.6公斤,实现产值71.7万元;种植500亩向日葵,实现产值36万元;套种植毛豆500亩,实现产值40万元;投放8470公斤鱼苗,实现产值30.5万元;2022年农户租金收入1100元/亩,村集体经济收入30元/亩。同时在永信社区闲置扶贫车间基础上投资60万元建成稻米加工厂1座,目前正在生产。


图片


供稿:王明华

编辑:张晓玲|编审:莽红升

责编:杨 伟

新闻采访热线:0875-2160649

新闻投稿邮箱:lyqxmt@163.com

图片

评论


匿名用户:
2025-03-13 16:10:59
好看呀

匿名用户:
2025-01-21 11:21:03
点赞!!!

匿名用户:
2024-05-23 11:17:15
真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