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当十个表率 守护人民健康——落实“新十条” 隆阳出实招】隆阳:“隐形战士”的硬核担当 做主动服务群众的表率

发布时间:2022-12-30 20:48 浏览次数:1178次
一纸报告、一码显示,对于每个人来说,在疫情当下是最寻常不过的事,而这“一纸报告、一码显示”的背后,是一群抗疫“隐形战士”的分秒必争、通宵达旦、日夜坚守。在隆阳区的疫情防控最前沿就有这样一群“隐形战士”——核酸检测工作者。

疾控提供1.jpg

管样本检测需要多长时间呢?每个样本的处理需要经历加样、提取、分液、封板、扩增、读板、复查、后处理等多个步骤,检测阴性的情况下,大概估算需要2个半小时,期间,还要空出3个小时以上,用于实验室的消杀和通风,每个样本至少需要5个小时以上。

微信图片_20221225175830.jpg

隆阳区目前共有保山市第二人民医院、隆阳区妇幼保健院、隆阳区疾控中心3个核酸检测医疗机构,每天承担着15000份左右的核酸检测量,方舱实验室实行24小时不间断检测,检验人员实行24小时三班轮换工作模式,在实验室穿着厚重的防护服,不喝水、不上厕所,而且手工操作量大,消耗体能相对也就大,这些困难在核酸检测人员眼里,早已习之以常。

4f3e1aaadf9aab7a27e7ea1dbe7b686.jpg

微信图片_20221225175819.jpg

为了能准确、快速地将每一份核酸检测报告推送给群众,检测人员每天“封闭”在实验室里,与时间赛跑,他们日夜颠倒,超负荷工作。准备试剂、扫码、拧盖、吸样、加样、回盖……一圈又一圈,每天同样的动作成千上万次地重复。同时,为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他们必须时刻保持精神高度集中,仔细谨慎,拼手速、拼体力,这不仅是体力和耐心的考验,更是毅力和精神的考验。

援滇卫士.jpg

滕建英是方舱实验室的“援滇卫士”,她是上海援滇的检验师,近期隆阳区核酸检测任务繁重,经历过上海抗疫大战的她,主动请缨参与核酸检测。某天凌晨1点,刚下班的滕建英看到一辆辆送样本的转运车进入院区,她立即又穿上防护服进入实验室,年轻同事心疼她,让她去休息,她坚决不干,立即配起试剂、加样,忙碌起来。方舱实验室的医生们平均年龄不到28岁,滕建英像母亲一样,在生活上照顾大家,在心理上给大家更多的安慰和疏导,大家都说:“滕老师不仅是援滇专家,更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在滕建英的带领和垂范作用下,整个方舱实验室的团队不怕苦、不怕累、团结协作,高效运转完成核酸检测任务。

微信图片_20221225175810.jpg

符菡芮是隆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原学监测检验技术组组长,丈夫是临沧市边境管理支队南伞边境派出所民警,因工作特殊,常年照顾不到家庭,虽然孩子年幼,但方舱检验人员工作期间采取闭环模式,她只能轻“小家”重“大家”,置身实验室,通宵达旦核酸检测。自疫情发生以来,她时刻战斗在防控工作一线,主要负责病例标本的采集、运送和储存,此项工作需要直面患者,虽然穿戴着防护服、N95口罩、护目镜,全副武装做好了个人防护,但是面对病毒,为了保护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她在家附近设置了一间“隔离房”,每次采完样,她都会先在“隔离房”清洁消毒洗漱更衣后才放心回家。

6b71cc4d914ca899862471e2de49862.jpg

微信图片_20221225175752.jpg

每一位坚守在岗的白衣天使都是我们健康的强大“守门人”,如滕建英、符菡芮这样的医务人员还有很多,在隆阳区妇幼保健院,为做好核酸检测工作,全院上下通力协作,从行政后勤及临床科室抽调人员组建样本核收专班,24小时满负荷运转,人、机昼夜不停,用最快的速度将检测结果准确上传。同时,开通24小时咨询电话服务。凌晨来临,大家都进入梦乡的时候,仍有人在核收、震荡、提取、加样、检测、推送结果、查询数据,始终坚持“安全、高效、准确”的工作目标。

这支核酸检测队伍,以过硬的工作作风和实际行动践行着隆阳卫健人的风采,他们是疫情防控的“前哨兵”,是抗疫前线的“排雷专家”,是最美的“隐形战士”。

图片


供稿:杨 薇

编辑:张晓玲|编审:莽红升

责编:杨 伟

新闻采访热线:0875-2160649

新闻投稿邮箱:lyqxmt@163.com

图片

评论


匿名用户:
2025-03-13 16:10:59
好看呀

匿名用户:
2025-01-21 11:21:03
点赞!!!

匿名用户:
2024-05-23 11:17:15
真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