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阳汉庄镇:“党建+”引领乡村振兴
隆阳区汉庄镇紧扣“党建+乡村振兴”主题,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通过抓点成典、推典成景,以打造金竹田村多肉花园为“撬动点”,规划了“党建+产业”“党建+文旅”“党建+生态文明”3个示范片区,有效推动乡村振兴,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党建引领,打好“样板村”。走进汉庄镇金竹田村旧寨小组,满墙满院的多肉植物与五彩的墙绘奇妙融合在一起,仿佛走进了一幅画里。2018年以前,这里还是省级建档立卡贫困村,脱贫攻坚成为最大的难关。现在的金竹田正向着农旅融合型乡村振兴示范点迈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打卡。
产业联动,铺就“致富路”。汉庄镇积极探索“党组织+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形成了优势互补的利益联结机制。以群众自主入股与政府投入折算入股相结合的方式,将市、区两级投入到项目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村集体经济,入股合作社,由合作社再入股到公司。与此同时,让村里群众结合自身实际融入到产业发展中,获得自主经营性收入;劳动力在外的群众,由合作社统一流转土地或房屋,也能获得租金收入。再以“一户一品”为原则,布局了民宿、农庄、手工作坊、露营地等13个大的业态。
“我们养的鸡,农田里面种的小菜,还有一些瓜果都卖出去了,在家门口就能挣钱,乡村旅游发展真是个好事情,足不出村就能把钱挣,年底还能拿分红,这日子越过越红火了。”旧寨村村民杨留看着村里的新变化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区域合力,共谋“振兴图”。金竹田村实践的成功经验证明,“党建+”乡村振兴成效显著。目前,汉庄镇以金竹田村试点先行,辐射带动周边村寨,不断发动群众,参与到乡村振兴建设中来。金竹田村柳湾小组的群众自发入股成立了向天歌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鹅1500只,现已具备出栏条件,在为文旅核心项目区提供鹅肉、鹅蛋的同时,带动群众增加收入。汉庄镇的庄房村、岩箐村及周边杨柳乡的马鞍村、蒲缥镇的罗板村为项目景区提供土鸡、火腿、蜂蜜、柑橘等农特产品,共享发展红利。据了解,仅国庆节期间,金竹田村共接待游客5600余人次,实现经济收入25万元。
汉庄镇的“党建+”真正做到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把一个个盆景做成一片片风景,向着“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美好蓝图坚定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