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文明创建 交通先行
文明交通是体现一个城市文明程度最直接的窗口。自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开展以来,保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以“文明创建、交通先行”为目标,融全警之智、举全警之力,从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宣传教育、完善基础设施和从严监督管理四个方面持续用力,全力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提档升级。
郭德云是保山市质量技术监督综合检测中心的工作人员,创文工作开展以来,他和同事们加入到文明交通志愿者队伍中,轮流到五洲国际十字路口参与文明交通值守,规范车辆和行人的不文明行为。
文明交通志愿者 郭德云:“作为一名志愿者,我感受到了交警的不容易,无论天晴下雨,他们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坚守。在我平时开车过程当中,我要遵守交通规则,同时还会劝导我周边的亲人和朋友遵守交通规则。”
市民既是创建文明交通的参与者,也是文明交通的受益者。在保山城区,每天有100名文明交通专职志愿者、驾校学员志愿者、网格责任单位志愿者等力量参与文明交通劝导服务,对压实线变道、不戴头盔、不礼让行人等不文明交通行为进行提示劝导。
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直属二大队一中队中队长 赵林林 :“我们把文明交通创建当作市域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来谋划推进,主动担当作为、履职尽责,逐点逐路制定‘一路一策’工作措施,形成了‘政府主导、交警牵头、各部门协同作战’的文明交通创建工作机制。我们组建了‘保山交警交通安全宣讲团’,深入开展交通安全‘七进’宣传和文明交通进机关‘大宣讲、大教育’活动,动员发动广大市民,特别是公职人员模范带头,积极参与到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来。”
同时,保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找准“道路通行效率”和“秩序文明规范”的平衡点,下大力气开展了新一轮的交通组织优化工作。2021年以来,共投入了700余万元,用于实施物理隔离、更新标志标线以及优化信号配时,使群众出行的便捷程度和顺畅程度得到了大幅提升。
赵林林:“我们规范了500余套执法取证设备,对不礼让行人、违停等交通违法行为进行抓拍处罚。我们最大限度将警力投入路面上,坚持每天‘高峰值守’和‘零点夜查’,持续保持对酒醉驾、闯红灯、逆行、无证驾驶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的严打高压态势。”
通过从严整治,不仅城区交通秩序变好了,交通事故也得到大幅下降。2021年,保山中心城区道路交通事故四项指数呈全面下降趋势,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同比下降了12人,下降幅度达到30.76%。
市民:“这两年的交通环境给我的感觉是已经大幅度的提升了,市民骑行的也好、步行的也好,都规范多了,特别是开车的就更突出,开车的礼让行人、不越线、不抢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