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紧小粒咖啡接力棒 共建乡村振兴好日子
在保山市隆阳区芒宽乡有这样一家人,父亲胡跃华是脱贫攻坚路上的“咖啡书记”,在父亲的带领下,儿子胡树林和儿媳杨艳梅成长为乡村振兴路上的“咖啡夫妻”,在高黎贡山脚下和咖农们一起奏响了发展咖啡产业,共同建设乡村振兴好日子的动人乐章。
杨艳梅抖音带货直播:“我们这款挂耳咖啡产自我们云南高黎贡山,怒江大峡谷,海拔在1200米至1700米之间的高海拔精品优质小粒咖啡,这一款咖啡是现磨现装的,你们可以看一下里面的粉末……”
正在抖音直播带货的主播名叫杨艳梅,2015年,她从蒲缥镇嫁到了芒宽乡,第一次接触到咖啡。
杨艳梅:“我以前对咖啡一无所知,我嫁到这里之后,因为我的父亲成立了合作社,带动社员在种咖啡,做咖啡,我觉得这个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我开始学习咖啡的各项知识,烘焙、冲煮,对咖啡有了一定的认识。”
杨艳梅的公公胡跃华,是芒宽乡家喻户晓的“咖啡书记”。2009年,胡跃华担任芒宽村(现芒宽社区)副书记时,在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他以合伙入股的方式成立了隆阳区怒江雪林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是芒宽乡成立最早的一家合作社。
胡跃华:“当时芒宽和潞江坝漫山遍野都是咖啡,老百姓销售有些艰难,注册合作社的目的,一个就是帮老百姓找销售渠道,第二为了加强优质咖啡产业的发展。”
在胡跃华的游说下,当时有180户农户加入了合作社,有了合作社的牵头,芒宽村的咖啡产业走出了低谷,老百姓增加了收入,改善了生活。
胡跃华:“过去都是瓦房,还有一部分是草房,当时咖啡发展带动起来以后,基本上都是盖起平顶房,在2010年2011年那几年赶上了好的市场,可以说对老百姓增收这一块拉动相当大,80%—90%当年都是种咖啡改善了居住条件,环境卫生条件。”
在胡跃华的运营下,隆阳区怒江雪林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多次被评为国家级、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胡跃华的儿子胡树林从2010年开始跟着父亲做咖啡的收购、销售工作,经历了咖啡发展从高潮到低谷的各个时期。父亲对村民们的付出,他看在眼里。2020年胡跃华因为身体的原因卸任合作社的理事长,胡树林和媳妇商量,把合作社接手过来。
胡树林:“在这12年期间,我经历了咖啡的大起大落。咖啡豆从36元一公斤跌到了15元一公斤,很多农户砍伐咖啡,只有打开咖啡的销路才能稳住咖啡的面积,不再受到砍伐,让咖农更有信心来种植咖啡,来发展咖啡产业,我家媳妇我们两个就商量把咖啡合作社接手过来。”
胡树林的提议得到了杨艳梅的支持,为了更好的销售咖啡,他们走“公司 基地 合作社”的路子,由杨艳梅担任合作社理事长,胡树林任新成立的保山益嘉园家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带领社员们继续发展咖啡产业。
胡跃华:“种咖啡连我家儿子算下来,我们家已经是第三代了。为什么最后交给儿子姑娘他们来做呢?第一,他们在文化上比我们高,理念比我们新颖,这些社员是我们本地方的父老乡亲,在我们芒宽这个地方,咖啡这个产业不能丢。”
胡树林夫妻俩接手后,采取“线上 线下”的模式进行销售,一下子打开了咖啡的销路。2021年,黎山雪林咖啡实现线上销售800万元,线下销售400多万元的好业绩。2020年,胡树林租了800亩咖啡地,探索精品咖啡的种植。
胡树林:“我引进了瑰夏、铁皮卡、黄波邦来种植,种植出来过后,我会推广给农户,带动农户一起来种植精品咖啡,每亩可以增收8000元左右。”
目前,胡树林已经育出了一部分精品咖啡苗,无偿发放给社员种植,进行品种改良。对于儿子的发展思路,胡跃华非常支持。他说,发展咖啡产业,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理念,正是有了一代代人的传承,才打造出了“保山小粒咖啡”这个金字招牌。
眼下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胡树林夫妻俩对发展咖啡产业,共同建设乡村振兴好日子充满了信心。
杨艳梅:“相信党的二十大会出台更多的助农政策,我要当好合作社的负责人,当好致富的带头人,带领农户把咖啡产业做大做强,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

记者:寸喜梅 赵春良
编辑:张晓玲|编审:莽红升
责编:杨 伟
新闻采访热线:0875-2160649
新闻投稿邮箱:lyqxmt@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