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倩: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编者按:在隆阳区2022年度小学教师教学技能竞赛中,保山市第二示范小学的赵倩老师荣获语文组特等奖,今天展示的是她的获奖事迹。
一、教师简介
赵倩,女,1986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2008年9月参加工作,中小学一级教师,隆阳区小学语文骨干教师,现担任一年级班主任,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曾荣获区级优秀教育科研工作者、区级教学能手、区级优秀班主任、区级优秀党员等称号;多次参加各级教学技能竞赛并获一、二等奖;教学论文曾获区级、省级、国家级一、二等奖;参与多项课题研究,为课题组主要成员。教育格言:“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二、教育故事
2008年7月特岗教师考试,我成为了一名特岗教师,怀着激动又期待的心情我被分配到了金鸡乡中心小学。
刚参加工作时,我觉得自己是一名大学生,教小学生是轻而易举的事,来到学校后才发现教师的工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好。在我还没完全适应学校工作的第二个月,就接到了对于新教师来说比较艰巨的一项任务--乡级研讨课。经过自己认真的准备,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我信心满满地走上讲台进行授课。结果上得一塌糊涂,听课教师给我提出了很多意见和建议。这次研讨活动对我的打击非常大,刚开始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和信心完全被浇灭了。我开始手足无措,迷失了方向,这时,我遇到了我的良师益友——刘伟燕老师,是她,犹如一盏明灯,为我指明了方向,让我知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明白了课堂教学并不是纸上谈兵,学校学来的教育理论最终要结合教学实际,根据学生的学情因材施教,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此后,我又重拾信心,认真学习课标,刻苦钻研教材,认真制定课时计划,按要求备课,并根据儿童年龄的特征,精心设计每一节课,力求使用新颖的教学方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与此同时,中心学校组织我们特岗教师多次观摩优质课竞赛活动。参加了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的教师六项技能培训,我将培训所得应用在自己的课堂中,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究,激发学生讨论的欲望,及时挖掘学生的思维潜力,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金鸡教学工作的13年中,连续七年被金鸡乡政府评为“教学能手”,所带学科成绩在金鸡乡连续十年第一,三年第二,在全区排名也是名列前茅。
2021年9月,经隆阳区教育体育局公开选调考试,我有幸调入保山市第二示范小学,成为了幸福团队的一员。
初入学校,我被任命为一年级班主任。面对一个初建的班集体,面对新的教学管理模式,我遇到了很多困难,班主任工作与教学工作常常让我手忙脚乱,一筹莫展。反观其他班主任,班级事务的处理总是井井有条。我开始反思自己哪里出现了问题:由于现在的班级情况有了新的变化,用以前的管理方法已经不再适合现在的班级了。知道问题所在,我及时向身边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向前辈请教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请教,我开始重新调整自己的工作管理方式:首先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利用晨会班会等其他零散时间带领孩子学习学校规章制度;严格要求自己,做好学生的表率,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教育和影响孩子;日常学习中,时刻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多鼓励和表扬,让孩子逐渐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发言的好习惯。其次是培养有管理能力的小干部,各司其职,指导他们搞好班级里的各项工作。再次是加强与家长的联系,通过家访了解学生情况;平时发现孩子在学习上、身体上、思想上有什么特殊情况,及时主动地和家长联系,取得家长的理解和配合,共同教育孩子,真正实现家校共育。
与班里的孩子一起学习生活快一年的时间了,我们的相处已经越来越融洽,越来越默契,孩子们也越来越喜欢我这个“新”老师了。在这段时间里,孩子们在学习和竞赛活动等方面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看着他们的成长和进步,我觉得自己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三、获奖感言
在教学这条漫长的道路上,要坚持不懈,不轻言放弃,才能让我们的教育事业开花结果。通过此次比赛,我看到了自身存在的不足,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今后,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当中,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以幸福之心,育幸福之人,不负青春,不负韶华。

供稿:隆阳区教育体育局
编辑:张晓玲|编审:莽红升
责编:杨 伟
新闻采访热线:0875-2160649
新闻投稿邮箱:lyqxmt@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