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盛答卷| 家门口的账本与新生活
清晨七点半,永盛街道团山社区马陡坡的杨女士轻轻吻别还在睡梦中的婴儿,骑上电动车出发。不到20分钟,她已坐在保山绿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办公室里,翻开账本。这份“家门口”的会计工作,让她实现了职业与家庭的“双赢”。而这份便利与安心,正是永盛街道用心答好“服务答卷”,精准服务企业,深度链接民心的缩影。
企业要落地,设施是基础。杨女士的“两全”生活,背后是街道打出的一套服务“组合拳”。2024年底,永盛街道联合保山工贸园区,以减免房租的诚意和完备的水电基础设施保障,成功吸引保山绿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落户。这家生产环保纸杯纸碗的企业,在启动区拥有了2300㎡的“新家”。企业的落地,悄然为周边需要兼顾家庭的女性,尤其是像会计小杨这样有专业技能的母亲,播下了“家门口就业”的希望种子。
企业要发展,用工是关键。永盛街道精准施策,当好企业与居民之间的“红娘”。为了“育专才”,永盛街道积极组织辖区内剩余劳动力参加针对性技能培训,并成功为企业输送4名合格工人。为了“解急难”,针对企业灵活性用工需求,永盛街道对接联系杨官社区及周边资源,建立起可靠的搬运、包装等零工供应渠道,有效解决了企业的后顾之忧。
这份“家门口”的工作,对会计杨女士而言,是永盛街道“温度服务”最生动的诠释。“现在完全不同了!离家近,环境规范专业,能重拾我的会计专长。”她感慨万千,“最珍贵的是,离家近能够照顾家庭,这份安定多少钱都换不来!”
她的账本上,不仅记录着企业的收支流转,更深深镌刻着一位母亲从“事业中断”到“职场重生”的温暖蜕变。这份工作,是她生活的支点,更是永盛服务最熨帖人心的“温度”答卷。
供稿:孙优悠 袁爱清
一审:杨宣娇
二审:李金洁
三审:杨 伟
责编:杨 军
新闻采访热线:0875-2160649
新闻投稿邮箱:longyangxinwenw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