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葵采收正当时 “绿色黄金”富农家
仲夏时节,汉庄镇青岗坝村的山葵基地迎来采收旺季。田间地头,农户们穿梭在遮阴网下,手持工具娴熟采收、有序分拣,一派繁忙景象。空气中弥漫着山葵特有的、略带冲鼻的辛辣清香。
山葵,属十字花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山嵛菜,其根、茎、叶、花苔皆可食用。由其根茎制成的调味品是刺身、寿司等料理的经典搭配。凭借在高端调味品市场的重要地位,山葵被誉为“绿色黄金”。
“山葵对生长环境要求极为苛刻,它喜阴、喜湿、畏高温。而我们青岗坝平均海拔超过1900米,年均气温保持在12-15℃,全年云雾缭绕、空气湿度高达80%以上。这种得天独厚的冷凉湿润小气候,简直是为山葵‘量身定制’的。”青岗坝山葵合作社负责人杨明发蹲在田垄间,手捧一株粗壮的主茎介绍道。得益于此,青岗坝出产的山葵主茎肉质紧实、色泽鲜亮、辛辣物质含量适中且风味醇厚,深受日韩高端料理市场青睐。
目前,青岗坝村山葵种植基地面积达200余亩,并成功探索出“农户+合作社+公司”的全链条发展模式。农户负责自主种植,合作社提供覆盖育苗、移栽、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环节的全程技术指导与标准化田间管护。山葵成熟后,由合作社统一组织采收、分拣,确保品质,再集中销往板桥山葵公司进行加工或保鲜处理,最终出口至韩国、日本等地。
“我们河西二组种植山葵100多亩,光是主茎,每亩就能采收约400公斤。公司按质论价收购,基础价每公斤70元左右,品质上乘的能卖到140元甚至更高。再加上花薹、山葵叶的收益,每亩年产值稳定在3万元左右。”杨明发补充道。
山葵产业从种植、管护到采收均需大量人工,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家门口”就业红利。正在田间熟练地将山葵根茎去泥、装袋的55岁村民李大姐笑着说:“农闲时在家种点小菜、养点牛羊,基地有活时就来这务工,每天能挣80元左右,补贴家用、照顾老小两不误,很知足了!”据了解,基地日常管护固定吸纳5名村民长期就业;采收旺季时,每亩地需雇佣临时工约70人次,每年每亩山葵可为村民带来近8000元的务工收入。不少农户通过“自主种植+务工”实现了双重增收。
据统计,汉庄镇山葵种植总面积已突破400亩,覆盖青岗坝、岩箐两个行政村,直接带动100余户村民增收致富。山葵产业的成功实践,是汉庄镇立足生态禀赋、发展特色产业的生动缩影。下一步,汉庄镇将在稳步扩大种植规模的同时,积极谋划配套加工项目,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让山葵这一“绿色黄金”持续释放富民强镇的强劲动能。
供稿:汉庄镇 田富怡
一审:杨宣娇
二审:李金洁
三审:杨 伟
责编:杨 军
新闻采访热线:0875-2160649
新闻投稿邮箱:longyangxinwenw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