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菌儿啦!奔赴山野之约,共享盛夏鲜美时光
野生菌在隆阳方言中叫菌儿,头水菌是指入夏后雨水充足滋养出的第一批野生蘑菇。它们啜饮林间晨露,呼吸山涧鲜氧,吸饱了大自然的精华,经过数月的生长周期和环境影响,在腐殖深厚的落叶层土壤中悄然孕育,菌丝快速蔓延,菌菇破土而出,肉质格外肥厚鲜嫩,菌味浓郁。
进入6月,历经大半月连天雨的洗礼,山林就像被泡软的绿绒毯。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落山林,头水菌便迫不及待地顶开湿润的腐叶探出圆圆的脑袋,等待着主人采摘回家。于是,山野间,一场隐秘的丰收正在上演。
采菌儿并不需要特殊的手艺,木棍、镰刀、抓耙、背篓、提篓、桶等等就是常用设备。天刚蒙蒙亮,邀约几个好友结伴同行,踩碎薄雾钻进松林,潮湿的腐殖土里藏着神秘的惊喜。凭借多年的经验用抓耙翻开树桩旁的杂草和层层枯叶,就能寻到菌儿的踪影。
忽然,离我不远处的老胖压低声音喊“上货了”,我快步围拢过去,看那圆胖的菌盖似撑开的小伞,微微露头探出土面,轻轻扒开周围的泥土,小心翼翼地用手指贴着地面拔起,沾着泥土的黄色菌柄还在滴着新鲜的露水。采摘后轻轻放入铺放着嫩绿蕨叶的提篓中,能最大程度的锁住水分并保持自然状态。不一会儿,自带的提篓渐渐被形态各异的菌儿填满。每一次弯腰翻找,辨菌儿识菌儿,似是化身森林探险家;每一次轻采慢摘,又似是打开大自然精心准备的盲盒,充满着治愈与惊喜!
当提篓和背篓都满载而归时,吃菌儿盛宴即将在厨房拉开帷幕。烹饪前,务必再三确认可以食用的蘑菇品种,不认识的蘑菇千万不要食用,避免误食毒蘑菇。处理菌儿,往往采用简单朴素的方式进行,只需轻轻去除菌根的泥土和表面杂质,用盐水浸泡10分钟后仔细清洗干净置于筲箕上沥水备用即可。
家常菌儿的吃法,无外乎是清炒、清炖或煲汤,一口咬下,凝聚大自然气息而丰沛的汁水与醇厚的鲜香能够瞬间唤醒你的味蕾。炒菌儿需先将菌儿切片,热油炒香大蒜和青椒,再加入菌儿大火翻炒,待菌儿出水变软,水分焯干后,加盐调味即可。粉菌烀鸡,历来是鲜中一绝!揭开锅盖的瞬间,乳白醇厚的汤汁翻涌如云,蒸腾的热气裹挟着菌香与鸡汤的醇厚扑面而来,粉菌在沸腾中舒展身姿,全身吸饱了鸡汤的精华,颤巍巍泛着油润的光泽,与嫩黄的鸡肉,青翠的葱花在汤中交相辉映,宛如一幅色彩斑斓的油画。轻舀一勺送入口中,粉菌独特的滑嫩感率先在舌尖划开,紧接着是山野鲜味的爆发,仿佛把整片松林的气息都浓缩在这一口里。让人忍不住感叹:这真是大自然慷慨的味觉诗篇!
这个周末,放下忙碌,我们一起走进山林,在森林氧吧中放松身心,在找菌儿的快乐中一起开启这场盛夏专属的美食之旅吧!
供稿:杨媛
一审:杨宣娇
二审:李金洁
三审:杨 伟
责编:杨 军
新闻采访热线:0875-2160649
新闻投稿邮箱:longyangxinwenw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