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赋能 非遗新生

发布时间:2025-06-30 16:32 浏览次数:712次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是我国为保护文化遗产设立的重要纪念日,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我国法定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2025年,在遗产日设立二十周年之际,国家非遗保护中心以“融入现代生活·非遗正青春”为主题,吹响了让古老技艺以青春姿态拥抱当代的号角。在云南保山的隆阳区,一场突破传统、充满创意的非遗盛宴应声而起,交出了一份惊艳的时代答卷!



四大场景解锁非遗“青春密码”

隆阳区紧扣“融入”与“青春”的核心要义,以仁寿门历史文化广场为核心舞台,联动充满烟火气的端阳花市特色街区,精心构建了沉浸式、互动性强的非遗体验矩阵,让传统文化真正“活”在当下、“潮”在眼前。



“非遗购物节”主舞台:技艺在指尖“活”起来仁寿门广场化身非遗技艺的“动态博物馆”。27个非遗项目不再是橱窗里的静物,而是可触、可感、可参与的“现场直播”。更创新采用“线下展演+线上直播”双轨模式——传承人边制作边讲解,现场观众可体验简易工序,直播间网友实时互动下单。隆阳区南红玛瑙、昌宁红茶、施甸火烤糖等特产借此销往全国,真正打破了地域消费壁垒。



汉文化沉浸式体验区:穿越千年的“国潮”盛宴。衣袂飘飘的汉服巡游队伍,成为广场上流动的文化风景线。在专业妆娘巧手下化身古典佳人,发间簪着永昌墩绣非遗工坊制作的缠花发簪,提着手工刺绣团扇加入巡游队伍。年轻人争相打卡,诗词飞花令擂台赛更是高潮迭起,穿上汉服背古诗,历史就在呼吸之间!历史在这里褪去教科书般的严肃,成为可穿戴、可参与、可分享的“潮”生活,Z世代成为最活跃的传播者。值得一提的是活动特别设置“非遗有礼·金榜题名”在高考放榜之际,面向学子推出专属文化关怀。前200名考生凭准考证免费领取“金榜题名”非遗礼盒含书签、香囊等。



端阳花市·乡土非遗长廊:舌尖上的“乡愁”记忆。来自全区21个乡镇的特色非遗美食在此集结,形成“舌尖上的隆阳”大赏。这条街不仅售卖产品,更成为凝聚乡土认同、传递地域温度的情感纽带。



高黎贡盲盒咖啡实验室:传统技艺的“破圈”实验,最受年轻人追捧的当数“高黎贡盲盒咖啡实验室”。这一创意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山小粒咖啡”非遗制作技艺装入神秘盲盒。抽中盲盒后在非遗传承人指导下亲手研磨、冲煮,制作了一杯专属特调。“非遗+盲盒+DIY”的创新公式,让传统咖啡技艺化身时尚社交货币,成为活动当之无愧的“流量王”。



以青春为名谱写传承新章

这场以青春为名的非遗盛宴,不仅是一场文化狂欢,更以实实在在的成效,深刻诠释了主题内涵,为非遗的可持续传承开辟了新路径。



活动三天,仁寿门广场与端阳花市街区人潮涌动,累计吸引市民、游客超7万余人次。尤为瞩目的是,“95后”“00后”年轻群体占比高达70%——身着汉服的自拍少女、组队挑战飞花令的中学生、抢购咖啡盲盒的00后……他们不仅是观众,更成为活动现场的体验者和传播主力。青年志愿者的身影穿梭于各个展区,用新媒体语言向同龄人讲解非遗故事。这股涌动的青春力量,是非遗“正青春”最生动的注脚。


线上线下双轮驱动,释放出惊人的消费潜力

线下市集火热,线上直播间同样火爆,小粒咖啡订单量飙升。据统计,仅线下展区非遗产品及相关文化消费总额就突破12余万元。充分体现了非遗融入现代消费生态的巨大潜力与商业价值,“指尖技艺”成功转化为“指尖经济”。


最深远的意义在于青年一代对非遗认知的颠覆性转变。青年们从被动的“围观者”转变为积极的“参与者”,非遗成功褪去“陈旧”“遥远”的标签,在他们心中重塑为可体验、可消费、可传播、可共创的“青春事业”和生活方式。这种源自内心的认同与深度参与,为非遗传承注入了最澎湃、最可持续的新生力量。



当乌铜走银的流光映亮汉服少年专注的眼眸,当咖啡研磨的细响应和着永子落枰的清音,隆阳区用一场万人共赴的青春之约,奏响了“融入现代生活·非遗正青春”的时代交响。这场盛宴不仅是一次文化展演的成功,更是一次深刻的文化“焕新”实践。


以敬畏之心守护文化根脉,以创新之思拥抱时代浪潮,深藏于岁月长河的非遗瑰宝,必将在现代生活的沃土中深深扎根,绽放出历久弥新的青春之花,持续为城乡发展注入澎湃的文化动能,为坚定文化自信写下鲜活而有力的隆阳篇章!


图片


供稿:隆阳区文化馆 周立娇

一审:杨宣娇

二审:李金

三审:杨 伟

责编:杨 军

新闻采访热线:0875-2160649

新闻投稿邮箱:longyangxinwenwang@163.com


图片


评论


匿名用户:
2025-03-13 16:10:59
好看呀

匿名用户:
2025-01-21 11:21:03
点赞!!!

匿名用户:
2024-05-23 11:17:15
真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