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文保——茶马古道隆阳段完成激光测绘,千年古道焕发数字新生

发布时间:2025-03-31 10:12 浏览次数:414次

当千年茶马古道遇见现代黑科技,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3月12日-24日,由市、区两级文物专家与区“四普”队员组成的古道专项普查队,历时多日攻坚克难,圆满完成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茶马古道隆阳段实地踏勘工作。此次行动不仅用激光雷达技术为古道绘制“数字身份证”,更通过“老带新”传承文保使命,为文化遗产保护注入科技新动能。



科技硬核:激光雷达“透视”古道肌理

面对高黎贡山险峻复杂的地形,普查队采用大疆无人机搭载激光可见光融合负载技术,“穿透”植被,获取林下地形数据,开启“上帝视角”精准测绘。



​智能规划。通过DJI Pilot 2导入测区KML文件,结合“建图航拍”功能一键生成仿地飞行航线,确保无人机紧贴地形起伏,扫描无死角。



点云赋能。采集数据导入大疆智图后,自动生成高精度LAS点云模型,为后续提取地面点、生成DEM(数字高程模型)提供扎实基础。


三维存档。古道的每一块石板、每一处沟壑都被转化为可永久保存的数字档案,未来可应用于修复研究、虚拟展示等多场景。


古道寻踪:13条路线穿越时空

此次调勘覆盖茶马古道隆阳段核心区域,13条标志性路线串联起历史的足迹:水石坎梯云路、水寨铺古道及马店、官坡古道石板路、石马山至乌头塘古道、冷水箐七十六道坎古道石板路、盘蛇谷古道石板路、惠人桥遗址、高黎贡山北斋公房东坡古道、高黎贡山南斋公房东坡古道、高黎贡山大风口东坡古道、高黎贡山城门洞东坡古道、一碗水西坡古道石板路、芒宽双虹铁索桥。



这些路线或藏于深山密林,或悬于峭壁之间,面对部分古道走向模糊的难题,普查队采用内外业相结合的模式,前期“云勘测”——结合文件与护林员口述,在测绘软件中预规划航线;实地“补盲区”——针对复杂路段,由当地向导带队踏勘,用奥维互动地图记录轨迹并校准航线;



文保传承:老带新众志成“山”

此次行动不仅是技术攻坚,更是一场文保精神的接力。市、区两级文物专家与年轻四普队员共同作业,形成“传帮带”组合,手把手传授古道知识、遗迹辨识经验。同时,涉及高黎贡山的4条调勘路线开展作业时,均聘请4-5名熟悉地形、经验丰富的护林员全程协助,既扛起设备保障续航,又化身“活地图”指引方向。




从马帮铃响到无人机轰鸣,茶马古道见证着人类探索的脚步。本次调勘不仅为古道保护提供了精准数据支撑,更探索出“科技赋能+人文协作”的文保新模式。未来,这些数字档案将助力文化遗产“活”起来,让千年古道在数字时代续写传奇!


图片


一审:杨宣娇 刘明珠(实习)

二审:李金洁

三审:杨 伟

责编:杨 军

新闻采访热线:0875-2160649

新闻投稿邮箱:longyangxinwenwang@163.com


图片



评论


匿名用户:
2025-03-13 16:10:59
好看呀

匿名用户:
2025-01-21 11:21:03
点赞!!!

匿名用户:
2024-05-23 11:17:15
真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