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人物】在哪里扎根 就在哪里绽放

发布时间:2025-03-27 10:48 浏览次数:117次

2025年是郭俊成来到保山市隆阳区杨柳白族彝族乡工作的第11个年头,也是他担任杨柳乡平掌村党总支书记的第6年,从一名大学生村官到如今成为一名下派村支书,一路走来并不容易,面对诸多纷繁复杂的村级事务,他说:“在村子里,做不出多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是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你在村里干了什么、做了多少,他们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的。”



聚力  党建强“根基”

2020年平掌村“两委”班子整体战斗力不强,党员教育管理松懈,各项工作推进缓慢,被列为软弱涣散党组织。郭俊成到村后第一时间商量明确了“强队伍、树形象、聚民心”的整顿方向,通过加强党组织“堡垒”建设,不断增强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他邀请乡级业务骨干“多对一”帮扶指导,其他先进村“点对点”传经送宝,帮助村“两委”干部迅速成长;村党组织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理论学习、志愿服务等活动,使党员责任感、参与感明显提升;村党支部书记、第一书记全覆盖走访入户听民声,“两委”成员主动向前办实事,党员干部积极作为解难题,群众认可度满意度不断增强,党群同心、携手向上的生动局面逐步形成。2021年、2022年连续两年平掌村党总支被评为杨柳乡先进基层党组织。



脱贫 山村变了样

郭俊成从基层一路走来,自己也出身农村,对于农村群众生活的艰难,他感同身受。为逐步改变村里“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窘境,他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放手发动党员群众,不等不靠,从村庄整治、基础设施建设为切入点,下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虽然自筹、发动的过程不容易,但郭俊成说:“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总会成功的”。现如今,在郭俊成的积极带动下,村里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完成村内主干道路硬化7300米,新寨组硬化道路200米;污水治理4个自然村;完成小河寨地质灾害点工程治理;正在建设高标准农田沟渠两条;安装太阳能路灯200余盏,惠及平掌村318户1206人,达到了旮旯角落亮化工程的全覆盖。



守护  让安全“有感”

平掌村共有5个地质灾害点,其中小河寨属于省级地质灾害点,山势险要,受威胁群众达234户901人,每当雨季来临,防汛就成了郭俊成最放心不下的问题。来到平掌村的这6年里,但凡是雨季的夜里他都没有心思睡觉,隔一个小时就想起的闹钟和雨声让他安不下心,整晚都竖着耳朵听着外面的声响,地灾气象预警信息他看了又看。2024年7月,因长时间持续强降雨,防汛形势严峻,正参加表彰大会的郭俊成在会场坐立难安。“不好。涨水了!”接到电话后的郭俊成迅速赶往村里,持续的暴雨让道路都变成了混杂着碎石泥浆的小河,看着不断上涨的水势,郭俊成及时上报险情,组织乡村组干部冒着瓢泼大雨敲响了预警信号,迅速搭建帐篷,挨家挨户帮助群众转移到安全场所。通宵监测、清理路障、排查灾情,直到天亮雨晴,他才慢慢放下心来。“守土有责,首先就要保证大家的安全”,郭俊成说。



深耕  激发产业动能

产业发展单一,项目引进困难,一直是制约平掌村发展的瓶颈。自担任支书以来,郭俊成想方设法探索产业发展的“新路子”,“执拗”地想带领村民们奔好日子。他借助杨柳乡党委政府的扶持,带着村“两委”对标先进、外出学习,经过多方考察,确定了在平掌村种植工业辣椒的可行性。他提出推行“党组织+公司+党员+群众”的工业辣椒种植合作模式。依托公司,实现“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从根本上降低农户风险,解决群众种植难、管理难、销售难的问题。经过几年的悉心培育,全村工业辣椒产业初见成效。同时平掌村还根据市场行情,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探索种植了咖啡、香料烟。“虽然现在我们的产业都还在探索阶段,规模还不大,但我们一步一个脚印,路子会越来越宽的。”郭俊成说。



郭俊成从一开始对陌生环境的紧张与忐忑,到如今成为与群众打成一片、干在一起的“自家人”,群众在村委会每每见到郭俊成都会热情地问道:“郭支书,你在家呢!”多年来,他始终秉持“常在农家走”的工作理念,走遍了村里的家家户户,村里的大事小事,桩桩件件,总能见到他的身影。他说走过的这些“辛苦路”,是他的,也是平掌村的“成长路”。


图片


供稿:董尧芝

一审:杨宣娇 刘明珠(实习)

二审:李金洁

三审:杨 伟

责编:杨 军

新闻采访热线:0875-2160649

新闻投稿邮箱:longyangxinwenwang@163.com


图片




评论


匿名用户:
2025-03-13 16:10:59
好看呀

匿名用户:
2025-01-21 11:21:03
点赞!!!

匿名用户:
2024-05-23 11:17:15
真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