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电表审批“关卡” 筑牢耕地保护防线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保护耕地就是守护我们的“饭碗”。近年来,隆阳区永盛街道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耕地保护的决策部署,创新工作思路,将电表审批纳入耕地保护关键环节,以“小切口”推动“大治理”,有效遏制耕地“非农化”倾向,为粮食安全筑起坚实屏障。
严把准入关,拧紧耕地“安全阀”
永盛街道在全区率先探索“电表审批+耕地保护”联动机制,将用电申请作为耕地非农化的第一道“防火墙”。街道成立由自然资源所、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供电所等多部门组成的联合审核小组。针对农业架电,明确“无合法用地手续不批、非农用途不批”的“双不批”原则。农户或企业申请新装、增容电表时,需提交土地权属证明及用途说明,审核小组通过现场踏勘、卫星影像比对、土地台账核查等方式,确认申请地块性质及用途,严防借农业项目之名行非农建设之实。自2023年2月实施以来,累计驳回违规用电申请30件,从源头阻断违法占地苗头。
联动监管,织密动态“防护网”
电表审批并非“一劳永逸”,永盛街道建立“审批+监管”全链条闭环机制。供电所每月向街道反馈电表安装及用电量数据,农业部门结合日常巡查,重点监测异常用电区域。例如,方官社区姜某在基本农田地块获批农业灌溉用电后,用电量骤增且无季节性规律,巡查人员立即联合执法,发现违规搭建厂房、私挖鱼塘等行为,随即启动整改程序,恢复耕地5.2亩。同时,街道将耕地保护纳入网格化管理,发动社区干部、党员志愿者担任“田长”,通过“随手拍”平台实时上报疑似问题,形成“技防+人防”双重保障。2023年以来,通过用电数据预警发现并整改问题2起,复垦耕地面积1.4亩。


党建引领,凝聚护田“向心力”
“耕地保护离不开群众支持,我们要把政策讲到百姓心坎里。”永盛街道党工委书记介绍,街道以党建引领凝聚共识,通过主题党日、院坝会等形式,向群众宣讲耕地保护法规及电表审批政策,并制作通俗易懂的短视频在村级微信群传播。羊邑社区农户王某原计划在约0.5亩耕地上建设厂房、堆放建筑垃圾,经村干部上门讲解后主动放弃申请:“一开始不理解,但干部们算清了耕地流失的‘长远账’,咱不能因小失大。”此外,街道设立耕地保护“红黑榜”,对主动守规的农户给予技术帮扶、政策倾斜等奖励,形成正向激励。
成效显著,守牢粮食安全底线
自电表审批机制实施以来,永盛街道实现新增违法占用耕地“零增长”,2023年粮食播种面积较上年增加670亩,产量同比提升2.63%。下一步,街道将深化“田长制”与电表审批的融合,探索耕地保护智慧化监测平台,以“长牙齿”的硬措施守牢每一寸沃土良田,为乡村振兴夯实根基。
供稿:杨璐瑶
一审:杨宣娇 杨艳青(实习)
二审:邹 丽
三审:杨 伟
责编:杨 军
新闻采访热线:0875-2160649
新闻投稿邮箱:longyangxinwenw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