霁虹桥:“人力所通”的历史见证与时代新篇

发布时间:2025-03-18 17:36 浏览次数:123次

兰津古渡霁虹桥位于澜沧江上游的水寨乡平坡村委会,被誉称“西南第一桥”,是古西南永昌古道的重要枢纽。据《中国科技史》载:“霁虹桥为世界现存的唯一最古老的铁索桥”。其建筑规模庞大,两侧桥头堡高大雄伟,双亭精巧别致,过庭宽敞明亮。两端排登,临江观色,古木送爽,为古代建筑桥梁史上的经典所在。


霁虹桥以西的普陀岩摩崖石刻位于霁虹桥遗址原西桥墩旁,为南方丝绸之路上著名摩崖石刻之一。这澜沧江畔峭壁千仞的罗岷山普陀岩,分东西两壁,下半部是光滑的石壁,约三、四十米高,形如刀切,不凸不凹,犹如竖立着的镜面。于是乎,诚如范仲淹《岳阳楼记》所言“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历朝历代,各路文人墨客至此,面对眼前青山绿水,风景如画,纷纷驻足流连,或借景抒情、或吟诗咏怀,进而留下诗文墨宝镌刻和题词,实在是不亦乐乎?而这些石刻都是利用天然崖壁题写,可辨时代最早为明嘉靖,最晚为民国十年,前后延续400多年。石刻多直书阴刻,字径大小从1米多到10余厘米不等;书法多行楷书,也有部分隶书和篆书;体裁包括题名、题赞、诗词、对联等几大类,石壁墨迹,想象超脱、笔力雄健、气势磅礴、风格独到,当为后来人品赏评析的文学典范。普陀岩东侧字体大约一米见方的刻字则为篆书,镌刻年代更早。摩崖石刻集书法、艺术、文学为一体,规模宏大,题刻集中,具有较高研赏价值,其高超的石刻技艺征服了往来行者,非今之书帖所及,被人们誉为“西南丝路上最大的石刻群”和西南丝路上的“文化圣地”。



由于题刻早早就已经布满,后人再难寻方寸之地题咏,故有人以更大的字体镌刻以覆盖前人的铭刻,有的覆盖竟达三四层之多,有的竟字大如斗。


在这诸多的题刻中,“人力所通”四字为阴刻楷体,横书,幅高1.80米,宽6.0米,长白嵩禄题。这是博南古道霁虹桥头摩崖石刻最大的一件作品。“通”字,古义为“达”。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说“通,达也”。《易·系辞》中则有“往来不穷谓之通”句,即所谓“推而行之谓之通”,而“人力所通”四字连用,则最早出自于《礼记·中庸》,所谓“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队,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故曰配天”。



忆往昔,远在“汉德广,开不宾。度博南,越兰津。度兰仓,为它人”的古老歌谣中,我们的先民光着赤脚,搭把草鞋,踏着嶙峋怪石,披荆斩棘,跋山涉水,早早就将产自四川的蜀布和邛竹杖等商品运至大夏(今阿富汗)。这才使得能够被那个通西域的西汉张骞所发现,经询问是从“身毒”贩运而来,由此推断在我国西南地区有一条从蜀地通往身毒的民间商道,并在回国后向汉武帝做了汇报,引起武帝重视,后者多次派兵开西南夷,最终将该古道纳入官方经营范畴,由此正式拉开了我国西南地区与缅甸、印度等国长期经贸文化交流的序幕,人称此道为南方丝绸之路。自此,马帮驮铃响彻西南,络绎不绝,经久不衰,这里成为上接大理、昆明至中原大地,下接缅甸、印度至中东的国际运输大通道,曾一度辉煌,成为人欢马叫驮铃闹,市井繁华、经济繁茂的一方风水宝地。


而今,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个“通”字被赋予新的意义。霁虹桥作为一个历史文化遗迹,其真正的意义已经不仅仅在于桥本身,同时也在于桥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与人生哲理。这座桥,让天堑变通途,造福了一方百姓;让山长水远的中原文化和东南亚文化相继涌入永昌大地;让世居山野的蛮荒之夷看到了精彩的世界,于是,勤劳智慧的水寨人民集思广益为“人力所通”四字做出更为具体的译文诠释:“人和马都可以通过的桥梁。经过艰苦努力开通的道路。世上万事之关键在于人”。



显而易见,这“人力所通”四字,已然在潜移默化中成为水寨人民的一种共同的理想和信念,这给我们发展乡村振兴和乡土教育带来了“人定胜天”的深刻哲理。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与外界沟通,世界通了,文化通了,思想和理念通了……于是水寨的百姓也更安居富足。



回顾霁虹桥的往事今生,曾经过了藤篾桥、木桥、铁索桥的多次演变。在历史上曾多次毁坏,多次修建。1986年由于上游滑坡截流,仅存桥墩和护堤,部分铁链和铁柱(固定柱),而到了2016年,公路桥、中缅油气管道桥、大瑞铁路沧江大桥于霁虹桥原址上形成三桥并立的奇观,再次发挥这里“要塞”“咽喉”“锁钥”的作用。


举目四望,“钢铁绿巨人”的大火车穿山过涧,时不时呼啸而过。曲径通幽处,汽笛鸣山乡。有山光水色、优美风景;有游艇汽船、大小车辆;有人文景观和现代化旅游设施;休闲垂钓、农家乐、民宿餐饮……文化水寨建设蓬勃兴起,生态旅游成为了时尚。


这难道不是“人力所通”四字哲理带给我们奋斗精神信念转化成的丰收硕果吗?它使我们历尽沧桑而不倒,久经风雨却更强! 


图片


供稿:水寨乡水寨中学 张洪波

一审:杨宣娇 杨艳青(实习)

二审:邹 丽

三审:杨 伟

责编:杨 军

新闻采访热线:0875-2160649

新闻投稿邮箱:longyangxinwenwang@163.com


图片



评论


匿名用户:
2025-03-13 16:10:59
好看呀

匿名用户:
2025-01-21 11:21:03
点赞!!!

匿名用户:
2024-05-23 11:17:15
真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