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绿碧溪”隆阳行:以青春之名 赴生态之约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重要部署,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充分发挥青年一代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云南省环境科学学会,于2025年寒假期间精心组织开展了“大学生在行动”生态环境科普实践活动。
此次活动旨在将科技志愿服务深度融入基层科普工作,切实提升全民生态环境科学素质,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发展的广泛共识。昆明城市学院以及云南财经大学的“清绿碧溪”小分队以“青力青为护东河,倡导绿色生活”为主题,2025年2月10日至2月14日在保山市隆阳区开展了为期五天的环保科普志愿活动。
保山市青华海国家湿地公园
“清绿碧溪”小分队深入保山市多个生态治理现场,调研东河治理、北庙水库保护、青华海湿地保护、保山市中心城区第一生活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以及垃圾分类展示中心运行情况。
小队成员在学习了解北庙水库保护
小队前往保山市第一生活污水处理厂参观学习
小队前往保山市垃圾分类展示中心参观学习
在育德社区,通过生态环保知识课堂、“变废为宝”手工课、环保知识竞赛等形式,将环保理念融入传统节日。孩子们通过生动的视频和手工实践,了解到海洋、森林污染等严峻问题,学习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方法。废弃塑料瓶、树叶等废弃物在孩子们手中变成笔筒、风铃等创意作品,不仅提升了动手能力,更激发了他们对环保的兴趣。小分队还组织了环保公益书法活动,以书法艺术为载体,生动传播环保理念,进一步加深社区居民对环保的理解。
小队成员帮助孩子制作变废为宝的手工笔筒
社区学习服务中心的孩子们争做环保达人
社区居民教导小队成员写毛笔字
活动中,一位村民感慨道:“以前我们没意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今天听了孩子们的讲解,才知道原来垃圾也能变废为宝。”小分队的宣传不仅提升了村民的环保意识,更激发了他们参与环保行动的积极性,为乡村的绿色发展筑牢了坚实基础。
小队成员在与居民商讨环保的重要性
队成员与居民进行环保知识科普
小队成员为居民宣读环保手册
在青华海国家湿地公园,小分队开展了湖滩垃圾清理行动,重点清除纸屑、塑料袋、烟头等垃圾。同时,队员们向游客宣传湿地保护的重要性,呼吁大家共同守护湿地生态。此次行动不仅美化了湿地环境,还增强了公众的环保意识。
小队成员帮助工人打捞水草
小队成员在湖滩边清理垃圾
小队成员在湿地公园为居民宣传环保知识
走进保山盛芸无土栽培生态园,调研新型无土农业模式。生态园采用德国进口无菌基质、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和韩国高架栽培模式,实现了科技与农业的深度融合。这种模式突破了传统种植对土壤的依赖,提升了土地利用率,减少了病虫害和农药使用,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张应梅老师为小队成员介绍观光园的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
张老师为小队成员答疑解惑
盛芸无土栽培观光园
“清绿碧溪”小分队深入调研东河治理、北庙水库、青华海湿地、保山市中心城区第一生活污水处理厂及垃圾分类展示中心,积累了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实践经验。通过科普宣传,提升了社区和乡村居民的环保意识,并探索无土栽培技术,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队员们在实践中成长,专业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显著提升,用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带动更多人参与环保事业,为保山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注入了青春力量。
供稿:杨继妍 向春奕
编辑:杨宣娇 杨 轩(实习)|编审:莽红升 李金洁
责编:杨 伟
新闻采访热线:0875-2160649
新闻投稿邮箱:longyangxinwenw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