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光尊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防雷设施保护修缮工程圆满竣工通过终验
2025年1月10日,保山光尊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防雷设施保护修缮工程顺利通过终验,让这座传承了数百年文化与历史记忆、承载见证了深厚人文底蕴和民族精神的历史文化瑰宝,在现代能工巧匠们的精心修葺下,重新焕发出熠熠光彩,以醇厚韵味、庄重典雅的崭新风貌在蛇年新春来临之际喜迎八方宾客。
光尊寺,是目前所知隆阳区境内历史最长、规模最大、保存较好的宗教建筑群,相传是南诏王于唐天宝2年(公元743年)建,现存建筑多为清朝后期至民国前期重建。抗战时期被用作中国抗日远征军司令长官指挥部。抗战胜利后,在此创建远征中学。通过市区努力,2019年10月被公布为第八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寺坐东向西,共有殿宇楼阁斋房共计23幢,总建筑面积约2800平方米,寺内建筑均为传统的中式土木结构院落式建筑,依照庭院与组群相结合的建筑布局,依次建成七进五院多层次的院落式建筑组合空间。然而,经过长期风吹雨打、日晒雨淋以及历史变迁中的种种因素,致使寺内建筑均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损与老化,存在安全隐患,亟待整体提升修缮保护。
为进一步确保光尊寺文物建筑整体安全,消除因雷击等极端自然灾害引起的火灾隐患,传承延续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我局通过向上争取到国家文物保护专项经费223万元,用于光尊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防雷设施保护修缮项目,保护修缮内容主要涉及寺内23幢建筑的防雷接闪、各单体古建筑电源、信号、网络系统防雷以及接地系统、防雷接地体安装、地面开挖恢复、安装过程中古建筑屋面损坏恢复等内容。此次修缮工程严格遵循“修旧如旧”的基本原则,严格按照文物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和传统工艺+现代技艺要求精心组织实施。
通过施工团队和各级专家的共同努力,如今的光尊寺再度展现出往日庄严肃穆的风姿,既原汁原味地保留了古朴环境的历史韵味,又极大地增强了建筑的安全稳定性与耐久性,充分体现了历史文化传承与现代建筑修复技艺的完美融合。
此次终验工作汇聚了全市文物保护专家、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及气象部门的专业力量,验收组通过严谨细致的实地查看、全面深入的查阅资料以及精准科学的技术检测等多种方式,对修缮工程的质量、工艺、材料等各个方面进行了严格审查与评估。经综合评定,各项指标均符合验收标准,工程质量达到优良等级,验收组一致同意该修缮工程通过最终验收。
通过实施光尊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防雷设施保护修缮项目,将会让更多的市民及游客朋友,尤其是青少年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与智慧,激发他们对本土文化的热爱和对历史知识的探索欲望,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文化素养和民族自豪感。也将为文旅融合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带动地方经济的繁荣发展,进一步提升隆阳在滇西文化旅游领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供稿:舒绍磊
编辑:杨宣娇|编审:莽红升 李金洁
责编:杨 伟
新闻采访热线:0875-2160649
新闻投稿邮箱:longyangxinwenwang@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