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廉经典】| “循吏第一”孙叔敖
发布时间:2025-01-20 11:42 浏览次数:63次
廉洁故事
“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多年来一直入选初中语文教材。所以,大家对孙叔敖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只是,知道他是《史记》中“第一位清官”的人却并不多。
据史书记载,孙叔敖其貌不扬,身材矮小,甚至还没有马车前的横木高,而且据说两臂一长一短。然而,这样一位其貌不扬的人,却凭着优良品德、优异业绩当上了楚国宰相,通过一系列鼎新革故的务实举措,助力楚庄王成就春秋霸业。
孙叔敖官居高位,却不居功,不贪财,生活十分俭朴。《新论·国是》篇中有这样一段记述,孙叔敖的妻子从来不穿丝绸一类的高档服装,马也不喂粮食一类的上等饲料,他出行时乘坐的只是用竹木做成的旧车子,驾车的马也是瘦弱的母马。春秋时王公贵族出行都是用膘肥体壮的公马拉车,只有下等阶层的人才会用母马或老马拉车。如此一来,就连孙叔敖的侍从都看不过去了,说:“驾驶又新又好的车子才安全,用健壮的公马拉车子才能跑得快,穿狐皮做成的衣服才暖和,国相你为什么不这样做呢?”孙叔敖回答道:“我听说君子服饰穿得漂亮,应当显得谦恭一些才是;小人服饰穿得漂亮,容易表现得倨傲无礼。我这个人德行不够,不能承受啊!”
《列子·说符》中记载,一位名叫狐丘丈人的隐士曾对孙叔敖说:“人有三怨,子知之乎?”孙叔敖问他何谓“三怨”,这位隐士回答说:“爵高者,人妒之;官大者,主恶之;禄厚者,怨逮之。”
作为一代名相,孙叔敖向其阐明了自己居处高位而避免“三怨”的做法:“吾爵益高,吾志益下;吾官益大,吾心益小;吾禄益厚,吾施益博。以是免于三怨,可乎?”老人对他的做法大加赞赏。
孙叔敖的勤政廉洁也深深影响了妻子儿女,一家人都谦逊谨慎,不求名利。孙叔敖去世后,妻子儿女遵照他的要求回家乡务农,衣食极其简朴,为了维持生活,只能以上山砍柴为生。
来源:清风隆阳
编辑:杨雅楠 杨艳青(实习)|编审:莽红升
责编:杨 伟
电话:0875-2160649
投稿邮箱:lyqxmt@163.com
来源:
评论
匿名用户:
2025-01-21 11:21:03
点赞!!!
匿名用户:
2024-05-23 11:17:15
真好看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