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上分?COP15知识挑战赛选手分享答题秘诀

发布时间:2021-09-17 10:02 浏览次数:2361次

距离《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开幕,还有25天时间。“COP15知识挑战赛”各选手之间的竞争也进入到了白热化阶段。据后台数据统计显示:截至9月15日,参赛总人数已经突破22万人,总访问量超1968万次,同时在线最高人数超一万人。热度持续攀升的原因,源于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保护地球环境的重要性,而COP15知识挑战赛恰好为此提供了一个了解途径。


COP15知识挑战赛代表选手合影(刘怡 摄).jpg

COP15知识挑战赛代表选手合影(刘怡摄)


在“COP15知识挑战赛”挑战榜个人榜单上,每隔两小时更新一次的选手战绩也不断刷新着纪录。排名靠前的选手各个成绩不菲,前十名等级均已超过300级,第一名的等级甚至达到4000级以上,将对手远远甩在身后。


参赛有何心得?答题有何技巧?且听这些“学霸”分享上分经验。

在排行榜上,最令人望尘莫及的要数目前排名第一的选手:WIZARD(参赛昵称),他的比赛等级超第二名一千多级,比赛分数超第二名四千多分,稳居榜首也已有数日之久。令人不禁好奇:这位“大神”到底啥身份?


“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每天都要答题,要对题库里的内容非常熟悉。”在“COP15倒计时30天活动”上,“WIZARD”与其他几名选手作为参赛代表被邀请到了现场,令人诧异的是,“WIZARD”本人竟是来自云南大学滇池学院的一名大四学生——马东。


“COP15知识挑战赛”的题库内容丰富、涉猎面广,涵盖《生物多样性公约》内容、地球生物资源概况、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及亮点等,选手倘若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很难顺利闯关取得高分,马东是如何做的呢?


“其实我之前也没有这么多的知识储备量,参加了比赛之后,通过查阅资料和不断练习才逐渐积累下来的。”马东坦言。

除了重复不断地答题增加知识量外,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框架也很重要。


为了掌握这些知识,来自湖南的参赛选手李德杰(参赛昵称:杰哥)也为此下了一番功夫,他先是把“COP15知识挑战赛”的学习列表内容及VR专题视频都进行了系统地学习,还查阅书籍理清了生物的分布与地理之间的关系。


“给我一个地球仪或者一张地图,我就能够判断出来这里是什么气候,生长什么植物,有什么生物。因为生物的分布和地理有着密切的关系。”怎么样,听到这位“学霸”的分享,内心是不是更加佩服这些参赛选手了,人家在学习生物多样性知识的同时,还顺带学习了地理知识。


“通过参赛,还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地理环境的变化、气候的变化,以及人类的活动,都会影响到生物多样性。我们可以通过绿色低碳出行、垃圾分类等方式,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其它动植物。”目前,李德杰的排名是第三,不过他称自己的目标远不与此,并同时在线喊话排名第二的选手:“我的目标是保三争二,‘Angel灬浩瀚’(第二名选手参赛昵称),接下来的比赛你应该有压力了。”


在这次个人参赛选手中,还有一对父女搭档也十分引人注目,排名第四的选手“華全”(参赛昵称),是一位8岁女孩谭珺文和他的爸爸谭华全。女儿打“C位”,爸爸打“辅助”,父女联袂,实力不凡。


“带着女儿一起参赛,主要是想从小就在她的心里种下一颗热爱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种子。”谭华全说。


据了解,“COP15知识挑战赛”自7月底开赛以来,已吸引了来自美国、老挝、新加坡、日本、加拿大、德国、印度尼西亚、俄罗斯、缅甸、法国、泰国、印度、爱沙尼亚、韩国、澳大利亚、柬埔寨等国家人员参与,参赛单位也累计达4600多个,“单位组织榜”排名前50的单位均在云南省内。其中昆明理工大学以参赛人数27983位列第一。


昆明理工大学团委书记魏同涛在接受采访时介绍,在暑假,学校借助“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和社会实践活动与“COP15知识挑战赛”相融合,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既达到了学习、宣传生物多样性相关知识的目的,又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关注生态文明·共建地球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及其重要性。


眼下,随着开学季的到来,依据目前的参赛情况,“COP15知识挑战赛”无论是在赛事的激烈程度上还是挑战人数上又将迎来新一波高潮。

  

距离9月30日比赛结束仅剩不到半个月的时间,胜负即将揭晓,期待各位参赛选手抓紧最后的时间冲刺!团队参赛的各单位、各大学积极动员起来,全力以赴展示团队的力量,赛出风彩!

 


评论


匿名用户:
2025-03-13 16:10:59
好看呀

匿名用户:
2025-01-21 11:21:03
点赞!!!

匿名用户:
2024-05-23 11:17:15
真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