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房:交通赋能发展新局面

发布时间:2022-03-22 14:51 浏览次数:4259次

地处保山市隆阳区西北部,怒江东岸的瓦房,古称“北冲”,是隆阳区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地。这个较早开发山区乡镇,也是古西南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从古西南丝绸之路驿站到如今保山交通网络重要枢纽,交通网络的蜕变,打开瓦房发展的新局面。“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被广为流传的俗语,成了瓦房开发者、建设者和人民群众的切身感受。
老营特长隧道1.jpg
老营特长隧道2.jpg
瓦房立交桥.png
怒江特大桥.jpg


“保泸高速”是保山“三纵三横六联”综合立体交通网络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瓦房交通实现跨越发展的新起点。瓦房历来是隆阳区的边远山区,由于地处崇山峻岭之中,开凿于1982年的“沙瓦公路”是瓦房与外界联系的生命线。2021年,“保泸高速”的全线贯通,结束了瓦房没有高速的历史,一座11515米隧道把怒江峡谷和繁华城市连在一起,瓦房实现了的“一隧进城”,原本两小时的进城之路缩短为半小时。据统计,2021年,“保泸高速”瓦房枢纽车流量达到了480386辆,大大带动了瓦房的市场经济。


芒宽是瓦房隔江相望的“邻居”,一直以来,由于交通的限制让这对“邻居”的距离显得无比遥远,直到2021年,“保泸高速”芒宽连接线的建成,才改变了这个局面,隔江相望成了一桥相连。“我一直在芒宽乡做生意,以前来回一趟需要4个多小时,现在来回一趟1小时就够了,真的太方便了”。瓦房乡村民於明坤激动的说道。


桂花村瓦房的一个行政村,面对群众期盼和“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活动内涵,2021年底,桂花村党总支书记杨双满带头捐款并倡议村里的乡贤能人捐款修路。一听说捐款修路,在外发展杨加铅第一个联系他,表示愿意捐资铺设柏油路面,第二个捐资、第三个捐资......最终,桂花村筹集到了100余万元的捐款,加上政府补助资金,原本计划修建3.5米宽的水泥路变成了5米多宽的柏油路。桂花村高质量的打通了连接高速的最后一公里。


桂花村连接高速最后一公里道路硬化.jpg


3月20日,瓦房乡干塘村半山田自然村道路硬化刚刚结束,据悉,这是瓦房乡最后一个通硬化路的自然村。村里的男女老少正自发的为刚硬化好的道路培护路肩,村民左银军坐在火塘边给我们回忆:“往年的雨季,车辆无法进村,生产生活基本靠人背马驮,雨天,村民常用塑料薄膜蒙住头,赶着几匹骡子在泥泞的山里赶路,有时遇到泥石流冲毁了道路,不得不原路返回,到临近村的亲戚朋友家过夜,现在好了......”说着,他往火塘加了一把柴,火烧得更旺了。


半山田村民自发为新硬化道路培护路肩.jpg  
道路硬化转序工作.jpg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瓦房乡交通项目建设全面提速,“保泸高速”公路建设投资超过100亿元,农村公路建设投资达到了4.8亿元,是“十二五”期间的4.1倍。现在,一批批交通建设工程还在不断推进,连点成线、织线成网,瓦房交通网络建设越来越完善,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交通的变迁正赋能瓦房发展迈上新台阶。


图片
供稿: 罗壮志
编辑:金 润|编审:莽红升 郭巾菱
责编:杨 伟
电话:0875-2160649
投稿邮箱:lyqxmt@163.com
图片



评论


匿名用户:
2025-01-21 11:21:03
点赞!!!

匿名用户:
2024-05-23 11:17:15
真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