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人物 | 云南隆阳:敢于“折腾”的人,超酷!
“我不怕失败挫折,也不怕折腾,相信只要肯折腾,生活总会越过越好。”高立勇笑呵呵地说道。
高立勇是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金鸡乡育德村村民,曾经的他有着健康的身体和幸福温暖的家庭,2010年,一个晴天霹雳打在了高立勇身上,26岁的他突发脑出血,经过40多天的抢救治疗总算保住生命,但却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他的身体右边手足无法活动,生活一度不能自理,但他凭借乐观坚守,以极大的热情和努力去生活,在黑暗中找寻到属于自己的光。
思想上“支棱”起来,长路当歌春日可期。“生病的时候,我的小儿子刚出生,大儿子也才3岁,这一病,家庭的重担都压在我妻子身上,当时觉得天塌了,什么也做不了,我成了家人的累赘。”高立勇陷入极度痛苦之中,对生活失去了希望和信心。高立勇是不幸的,却又是幸运的。他的妻子没有因为生病放弃他,而是不断地鼓励他,一直陪伴他做康复治疗,正是妻子的爱与鼓励,让高立勇重拾信心与勇气。此后,他一边做康复训练,一边思考自己要如何增加家庭收入。通过互联网他学习肉鸽、宠物犬的饲养和销售技术,开始发展养殖。虽然经济收入不高,但他却渐渐地找到人生的价值与意义。
创业上“较劲”起来,起起伏伏驰而不息。高立勇认真分析自身的实际情况,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农村是最熟悉的地方,或许在农村发展养殖业能够找到一条出路。自2013年以来,高立勇在家从事肉鸽和宠物犬的养殖和销售,创业逐渐有了起色,但好景不长又遭遇“寒冬”。三年新冠疫情,极大影响着家禽的销售市场,鸽子销售不出去,亏损较大,他的事业跌入低谷。高立勇思考再三,很快重振旗鼓,在金鸡乡的花家田租地5亩,投资12万元建盖养殖场发展畜禽养殖。目前,高立勇的畜禽养殖场逐渐走上正轨,常年保持饲养能繁母牛两头,母猪1头,生态鸡200余只。
行动上“鼓捣”起来,一砖一瓦事必躬亲。“我是能折腾,愿意折腾。”高立勇脸上总是带着笑意:“刚来花家田的时候,这里荒草丛生,没有圈舍,也没有设施,我就操起了老本行,自己打砖建牛圈。这个母猪产床和保温箱也是我自己鼓捣出来的,就为了提高幼猪成活率。”花家田曾经有养殖户20余户,刚来的时候,高立勇经常去拜访他们,向他们学习养殖技术。慢慢地,高立勇认识到“老经验”养殖效益不好,需要与时俱进学习“新方法”。他开始从网络上和书本上学习科学的饲养方法,学会了如何辨别疾病、如何配药,学会了动物疾病的应急处理方式。在猪肉和牛肉价格下跌,其他养殖户纷纷搬走的情况下,高立勇依然在花家田坚守。
当今社会,大家总会因为自己是个普通人,不够拔尖,没能成为佼佼者而焦虑内耗,但对于残疾人而言,拥有“普通生活”已然成为他们努力的方向和梦想。像高立勇一样身残志坚的人还有很多,他们寻常而真挚,质朴而动人,他们于泥泞中跋涉,于荆棘中穿行,身处黑暗依旧追光,他们的身上有着璀璨的光芒,那是独属于努力生活者的勋章。

供稿:隆阳区金鸡乡人民政府 濮凤鸾 陈自明
编辑:杨宣娇|编审:莽红升 邹 丽
责编:杨 伟
新闻采访热线:0875-2160649
新闻投稿邮箱:longyangxinwenwang@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