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桥古镇人的梅花情结
时间转瞬,不知不觉已是春天。走过热闹的青龙街,尝过古镇的美食,在风起的清晨,等一抹斜阳的暖意,在黄昏的途中,盼望一场与古镇梅花的悄然相逢。古镇的每一个季节,都有它自己的风景,藏尽生活的悲欢,又在回眸中念怀。恰逢此时,梅花绽放,伴着清幽的香气,仿佛在诉说着与板桥古镇的情结。
生活在古镇的群众都有这样的习惯,早起晨练或是黄昏纳凉,亦或是三五好友叙旧都喜欢相约在梅花大道。梅花,见证了人们的喜怒哀乐,虽无声却常伴左右。“孩子们都上班去了,我用婴儿车推着孙女每天都来梅花大道走走。水绿岸美,空气清新,这大概是板桥人独有的休闲模式。”板桥街的大妈走在梅花大道骄傲的说道。
远处青龙街百年老茶馆的烟囱里青烟袅袅升起时,晨练的爷爷拿着他的烟斗,走过整条梅花大道来到了老茶馆。这似乎已经成为了老人们多年来不变的生活方式。在青龙街附近长大的人们,说起古镇,谈起青龙街,打卡梅花大道,对于这一切,看起来稀松平常,日复一日重复着,可言语之中饱含着人们对古镇的深厚感情。古镇情结,大概从来就没有少了这盛开的梅花。
走在梅花大道,时常可见路过的游人随手拾起路边的纸屑、烟头,而这似乎成为了一种默契。“爱梅花、赏梅花,自然不舍这美景有半点糟蹋,让文明之风吹在梅花大道,让梅花开得更美,是份情结。”为文明点赞,为古镇添美,是所有古镇人的执念。这份感情自然流露于游走在梅花大道的人们身上。走在梅花大道,调皮的孩子哭嚷着要折一枝梅花用于玩耍。虽古人有赠梅的习俗,诗人陆凯在《赠范晔》中,夹带了一枝梅花,把整个春天送去给远离故土的范晔,带去春的消息。可此时,孩子的父辈们却摆手拒绝,把美留住,让人人看到梅花美,让人人爱梅花之美。走在梅花大道,孩子们在休息的长椅子上高声朗读,恋人们停留在树下以花为证,许下不变的誓言……这一幕幕温馨的画面,无一不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赞美。
南朝陈文学家谢燮的《早梅》诗:”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诗中,谢燮赞美了梅花的不惧严寒,并且成为一年之中百花中最先开放的花。记得读了古人的诗,对古镇的梅花就更为喜欢,在赏梅的同时,琢磨诗的韵味,领悟梅花的精神。古镇长大的孩子,似乎对梅花的感情就尤为深刻。尤其是远离故乡的游子,更是将梅花与思乡之情紧紧缠绕在一起。有人说,山是故乡美,水是故乡纯,人是故乡亲。只有远行者才有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因此,只有远行者才有深刻意义上的故乡。远行的我,耳边时常响起青龙街上的马蹄声、驼铃声,脑海中重现梅花大道上顽童嘻戏的场景,父母送我离家求学时在梅花大道前殷殷嘱托的情景,还有学成归来时在梅花树下立志要做一个有用的人的那一幕。
梅花大道似乎已经成了一本写满成长记忆的书本,也是一张刻满乡愁的画卷。这其中的韵味,大概就是古镇人与梅花情结的写照吧。如今,板桥古镇将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打造古街文化旅游特色名片,越来越多人慕名而来。板桥古镇人对梅花的情结将成为板桥打造特色文化旅游的动力。人们在梅花大道上,等候远方朋友的到来。
供稿:宋黎明
编辑:杨宣娇|编审:莽红升 邹 丽
责编:杨 伟
新闻采访热线:0875-2160649
新闻投稿邮箱:longyangxinwenwang@163.com
评论
- «
- 1
- 2
- ...
- 4
- 5
- 6
- 7
- 8
- ...
- 43
- 4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