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域社会治理】联动共治“4建4好” 铺设市域社会治理青华路
保山市隆阳区青华街道岔河小区是第一批拆迁划地安置小区,安置后的小区具有“无专人管理、无凝聚组织、无安全保障、无情感归属”的“四无”特点,长期处于小区环境杂乱、治安状况复杂,矛盾纠纷易发的状态。近年来,在党政统领下,发动社会组织,推动小区完善以自治为基础的多元共治体系建设,岔河小区蝶变为青华小区,面貌精神焕然一新,实现了从“四无”到“四好”巨大转变。
坚持源头治理,“三变”建设迎来“好前景”。一是树立共同目标。青华小区面对环境、治安等诸多阻碍发展的问题,决定自我加压、自谋出路改变现状,明确了小区建设工作思路,定立了将青华小区打造成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小区建设新样本,实现“和为贵、安为福、民为本”的最终目标。二是凝聚共治力量。以党组织融合发力,加强区域社会治理力量统筹,落实党员民警兼任社区党组织副书记、非党员民警兼任社区副主任职责,统筹社区党员、民警辅警、社区干部全面参与小区事务,广泛凝聚户长、治安积极分子等其他各种社会力量,探索构建党建引领下的居民自治管理新格局。三是分享共同成果。通过党建引领、科技引入、行业联盟、文化促动等建设活动,小区变化日新月异,真正实现了“社区有变化,居民有感受,社会有认同”最大效果。
坚持系统治理,“三改”建设营造“好环境”。一是地面治理保畅通。针对小区建成后道路坑洼不平、下水道管网堵塞严重、车辆乱停乱放等问题。在街道社区的支持下,居民自筹资金19.8万元,及时实施污水管网及道路改造项目,安装门禁系统实行封闭式管理、规划停车泊位、规范车辆出入,保持了小区道路畅通。二是空中治理除隐患。针对小区违规违建泛滥、电线电网排列混乱,安全隐患大等问题,小区陆续投入、逐步实施电线电网改造,重新排列布线,彻底清除空中“蜘蛛网”。三是环境治理增靓丽。针对房屋周围垃圾成堆、居住环境脏乱等问题,小区以创文、创卫、平安小区创建活动等为契机,规范垃圾投放点,卫生环境得到了保障;鼓励每户栽植攀藤植物,提升家居环境的同时增加小区绿化面积。
坚持综合治理,“三抓”建设维持“好治安”。一是科技投入抓“技防”。依托雪亮工程开展“智慧小区”建设,安装188余个摄像头,实现重点人员人像研判预警同步,动态掌握小区内人、房、车等信息,为织密小区科技安防网络提供了补充。二是基础管理抓“人防”。强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建立命案防控工作机制,开展重点人群排查,定期组织相关部门召开联席会,成立“青华管家”协会,加强行业场所管理。三是意识提高抓“物防”。组织发动社区干部、“青华管家”、志愿者参与各类安全防范宣传知识;动员居民安装“天翼看家”“移动看家”等家庭智能安防项目,在手机上下载安装APP即可“看家护院”,提升居民的安全防范意识的同时,全面提高小区整体治安防控格局。
坚持依法治理,“三立”建设打造“好秩序”。一是居民自治建立商议制度。积极推进小区依法民主自治,成立青华小区管理委员会,民主推选号召力强、热心公益的3位居民担任委员会委员,培育和发展居民自治社会组织。二是公安主导设立网格管理。在“一标三实”信息采集基础上,梳网清格,编制门牌号码,运用网格化管理理念,绘制了一张含住宅用途、家庭车位、住宅分布、道路出口等全要素、可视化、多层次的“全息图”——“青华小区地标图” ,以小网格的善治良序积累整个小区的平安稳定。三是社会组织参与成立“青华管家”。牵头培育辖区宾馆酒店成立了“青华管家”行业协会,制定协会章程,规范行业行为,启动行业开展治安防范“自助式服务”,为治安防范发挥了积极作用。
来源:区委政法委 青华街道
编辑:杨雅楠 |编审:莽红升 郭巾菱
责编:杨 伟
电话:0875-2160649
投稿邮箱:lyqxm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