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阳:转作风提效能发展数字化 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4-02-13 13:32 浏览次数:1709次

保山市隆阳区聚焦建设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依托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发展数字化,赋能现代农业,助力乡村振兴,实现现代化农业高质量发展。


传统农业成本高、效益低、抵御风险能力差,隆阳区采取"国有企业+战略合作企业+农户"的设施农业建设合作模式,整合了12300亩土地,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园,先后引进35户农业企业入驻园区。云南芸岭鲜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2.75亿元,在园区建设了3000亩有机蔬菜基地,实现年产值5亿元。


云南芸岭鲜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保山基地场长卢叶枢:“每个月月末根据供应商提供的订单,我们要制定种植计划,进行月度排产规划。目前我们的生产规模远远满足不了订单的需求,还得扩大种植规模。”


隆阳区还利用遥感数据系统,深度融合互联网、大数据、5G及人工智能等技术,解决"种什么、怎么种、如何销"的问题,实现管理可视化、种植标准化和产品可溯化,把农业"看天吃饭"变成"看数据吃饭"。


保山保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数字农业运营部经理杨晨雨:“植入‘智慧脑’数字大屏、‘电子眼’病虫害监控仪、‘顺风耳’气象监测仪、‘听诊器’土壤墒情和水质监测仪等设备,实现水、肥、药科学精准管控。”


蔬菜种植户张连斌:“这样我的菜长得好,品质就好,价格就高,最关键的是还节约用水、用肥和用药。”


隆阳区还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和绿色种养循环试点,发展生态农业,目前,隆阳区已经建成两家有机肥加工厂,年加工13万吨有机肥用于有机蔬菜种植,实现农业降本增效。


隆阳区农业农村局局长耿昱:“引入先进种植技术、高效智能设施设备,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培养了一批专业种植能手,实现了种给农户看,教会农户干,帮着农户销,实现农民富的目标。”


隆阳区以政府为主导,国有企业为平台,打造现代设施农业示范点,引入先进种植技术、高效设施设备,变分散经营、单一管理为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隆阳区金鸡乡农户史永宽:“我家有5亩田流转给公司,每年有7500元的收入。我又来公司打工,每个月3000元的收入,我感到很满意了。”


蔬菜种植户张连斌:“亩产比传统种植提高10%,亩均收益也增加30%左右。”


隆阳区以市场为导向,将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运用向农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延伸,通过数字供应链平台实现农业全产业闭环。目前,保山智慧农业已经在云南省12个地州的15个区县推广应用。


【编后】隆阳区举全区之力构建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把政策变成思路,把思路变成方案,把方案变成项目,让项目加速落地见效,为农业插上数字科技的翅膀,为乡村产业振兴持续赋能,实现农业增值、农民增收、农村增美、企业增效的多赢局面。

图片

记者:吴秀华 杨伟 陶江龙 杨雅楠 杨宣娇

编辑:郭巾菱|编审:莽红升 邹 丽

责编:杨 伟

新闻采访热线:0875-2160649

新闻投稿邮箱:longyangxinwenwang@163.com


图片

评论


匿名用户:
2025-03-13 16:10:59
好看呀

匿名用户:
2025-01-21 11:21:03
点赞!!!

匿名用户:
2024-05-23 11:17:15
真好看